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让人觉得津津有味的经典名篇比比皆是,“景阳岗武松打虎”便是其一。毕竟自古以来能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人是屈指可数的,于是乎“武松”这个名字在国人眼中简直成了英雄好汉的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让人觉得津津有味的经典名篇比比皆是,“景阳岗武松打虎”便是其一。毕竟自古以来能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人是屈指可数的,于是乎“武松”这个名字在国人眼中简直成了英雄好汉的代名词。只可惜多年来国人往往只知赞颂武松的打虎壮举,对他为何打虎的真正动机却讳莫如深。想想也是,那只吊睛白额大虫究竟跟他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惹得武松同志不顾自身安危冲上山去将其“就地正法”呢?到底是武二郎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还是精神境界高到了要义无反顾地为阳谷县人民铲除祸根的地步?窃以为与其和海内外数以亿计的武松“粉丝”一道振臂高呼:“武二郎打虎精神万岁!”,还不如好好琢磨一下他的壮举到底是怎么来的。
据《水浒传》第23回的记载,武松刚刚出场时,其形象不过是个身患疟疾且官司缠身,正在柴进府上狼狈避难的混混儿。后来多亏柴进和宋江及时资助,他得以返乡探望哥哥,结果回家路上途经景阳岗时因贪杯而叫酒家的“透瓶香”给灌了个晕晕乎乎。喝醉酒其实也算不得什么丢人的行径(在那个没什么娱乐条件的年代尤其如此),可事情巧就巧在这位武二郎偏偏就是个三两黄汤下肚就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若他如常人一般认真听了酒家“岗上有大虫,常晚了出来伤人,已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的劝告不急着过岗,恐怕他也就永远不会成为倍受万世景仰的英雄了。正因他已经酩酊大醉,根本不听酒家的逆耳忠言;直到他一路莽莽撞撞上得山来,看见官府张贴的虎患榜文时他才吓出一身冷汗彻底清醒了过来。既然酒劲已经过去,那么总该老老实实向后转,下山避祸去了吧?偏不!武二郎鲁莽劲下去了可侥幸心又上来了:“这条景阳岗我少也走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便有大虫,我也不怕!”哪怕已经眼见榜文中那一桩桩血淋淋的事实,他的反应至多也就是:“怕什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的!”——好样的!武二郎同志胆子真不小,只可惜脑子有点一根筋。换了是别人没准儿还真能让他侥幸过关一回(老虎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可这只“不识时务”的老虎还就是不给武松留面子。由于施耐庵的创作目的就是要塑造一个打虎英雄的光辉形象,所以这么一出“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岗武松打虎”的好戏也才得以问世。
从结果上看,武松确实最终灭掉了猛虎为民除了害,可敬可爱至极;但就起因来说,“壮举”偏由莽撞生,给他扣上一顶“‘左’倾冒险主义者”帽子无论如何都不过分。所幸这个机会还愣是叫他九死一生地给抓住了,要不然除了给老虎再增加一点营养补充之外,他能起到的作用顶多也就是个“喝酒误事,注意安全”的反面教材而已!
国人常常有爱屋及乌的传统,在点评《水浒传》的时候更是这样。喜欢鲁智深就赞同他倒拔垂杨柳破坏植树造林,敬仰晁天王就推崇他纠集同道在黄泥冈拦路打劫,同情林冲就鼓励他一刀砍了王伦怂恿晁盖抢班夺权,欣赏吴用就默认他一个劲儿地帮助宋江投降朝廷葬送革命果实。同样,既然武松阴差阳错地成了万人颂扬,百世流芳的打虎英雄,那他为什么要打虎这块疮疤也就自然没人提起了。曾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某国王当众许诺谁敢在鳄鱼池中游泳就把公主嫁给他,结果话一出口就真有人异常“英勇”地当场中鳄鱼身边游过。当国王问他究竟是不是自己的许诺刺激了他时,他的回答居然是“我是被推下去的”。其实就性质而言,武松和这个幸运的“勇敢者”一样都属于尴尬的英雄;只不过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这个人至少多出了一份真实和诚恳。如今看来,如果当初身背红花的武松在面对着欢呼的人群时能勇敢而平静地说一声:“我是喝醉了没辙才打老虎求生的”,他这个英雄也才算真正是个英雄。记得一位前辈曾经告诫我:“与其成为侥幸造就的英雄,还不如做一个没有荣誉打搅的平常人来得实在。”或许,这也正是为什么武松这个“英雄”形象多年来在我心目中一直无法高大起来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