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贵不贵,谁说了算
作者:物价指数时间:2025-04-23 04:06:40热度:0
导读:针对“高铁票价偏离脱离实际”的质疑,铁道部余总经济师表示:与传统铁路客运票价相比,目前的高铁票价是提高了,但从上座率来看,还是得到了社会认可的。(中新网2010/03/13)就余总经济师的话,有一个网
针对“高铁票价偏离脱离实际”的质疑,铁道部余总经济师表示:与传统铁路客运票价相比,目前的高铁票价是提高了,但从上座率来看,还是得到了社会认可的。(中新网2010/03/13)
就余总经济师的话,有一个网民如此反驳到的:“按铁道部的说法,目前的电价、水价可以升到10元/度、20元/方,肯定还是有很多人用,不贵啊!怎么不提因为是垄断呢?”确实,单从上座率的一个指标就得出票价不贵的说法实在有种以偏概全的意味。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券持有国、GDP总量也已超过日本,有报道甚至说广东等沿海省经济富可敌国,难道,我们就此也可以得出中国人都很富裕的结论吗?同从GDP总量不能完全反映出国民真正生活水平也无法掩盖社会其他矛盾一样,从上座率来看受欢迎程度再得出高铁票价不贵同样也不可取。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铁路企业属于国有垄断企业,在中国也就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票价贵与不贵并不存在参照对象,既然如此,铁道部发言人的“票价不贵”说法也就存在自说自话的嫌疑。我们说电信行业垄断,但行业里起码还存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三家企业共同竞争,消费者在选择服务时起码还有比较的空间,贵与不贵,消费者比谁都更清楚。但铁道部在旅客选择铁路出行时就只给出一道选择题,要么坐,要么不坐。铁路企业因为没有了竞争对手,在没有感到来自市场的压力时,高铁票价的定位也就只能靠自醒和自觉。
二是铁路企业既然是国民所有的企业,在定价方面也应该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而中国的实际国情就是贫富两极分化,贫富差别悬殊,相对于有钱人来说,高铁的票价再高也坐得起,高铁能保持较高的上座率,可能也与这部分人的支持不无关系,但高铁显然不是有钱人才能坐得起的交通工具。既然如此,开通高铁时,沿线的大部分普通列车就不应该被关闭,要让乘客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毕竟,慢上几个小时就能节省上百块钱支出,这对于一个月熬到头也才赚个千把百块的农民工来说,无论如何也是很有诱惑力的。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普通列车无法在快捷、舒适和安全等方面与高铁相比拟,高铁在研制建造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远远高于普通列车,也正是高铁有别于普通列车的巨大投入和改进,才提升了旅客乘坐高铁的成本,这点尚可理解,但高铁也不能因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而随便要价,毕竟,为民众创造更加便捷的出行环境,本是国家公共服务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政府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的应有举措,因此,票价贵不贵,不是铁道部门说了算,应该是旅客的经济承受能力说了算,是旅客花更多的钱能否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说了算,更是能否打破行业垄断让旅客有更多选择比较的空间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