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green英语诗歌古诗译法
作者:破弊时间:2025-05-04 00:09:09热度:0
导读:著名翻译家,曾翻译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济慈诗选》等作品的屠岸先生说:“要做好文学翻译,需要深刻掌握两种语言的精髓,而这其中,更重要的是掌握本国的语言和文化。因为好的文学翻译要把自己完全投入到翻
著名翻译家,曾翻译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济慈诗选》等作品的屠岸先生说:“要做好文学翻译,需要深刻掌握两种语言的精髓,而这其中,更重要的是掌握本国的语言和文化。因为好的文学翻译要把自己完全投入到翻译对象中,体会原作作者的创作情绪,最终用母语再表现出来,这要求译者必须打下深厚的中文基本功底,领悟汉语言文学的精髓,使之融入血液中才行。”
在中国,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被翻译的乱七八糟。既然用汉语无法保持原作中的面貌,比如格式,韵律和字数,最起码要换成另外一种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有韵律的文学样式,比如按照整齐的格律诗的要求或自由一点的拟古体诗来翻译,一方面可以使整首诗整齐有韵律,便与记忆和背诵,另外又可以保持原诗的风味,古色古香,可以在汉语里保持它原来的韵味。译诗重译味。这个“味”不仅仅是指原诗当中的境界和词语间要表达的内在韵律和节奏,同时还有原诗形式上的韵味,那就是诗句内的抑扬韵律和句末的韵脚规律,即诗歌的外在节奏,同时还有原诗所富含的“古味”。把英语古体诗译成汉语古体诗,正可以对以上所述的各种韵味进行满足,在展示英语诗歌内外韵味的同时,展示汉语古诗的独特魅力。下边举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例子:
WilliamShakespearSonnets
Sonnet18
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
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
RoughwindsdoshakethedarlingbudsofMay,
Andsummer'sleasehathalltooshortadate;
Sometimetoohottheeyeofheavenshines,
Andoftenishisgoldcomplexiondimm'd,
Andeveryfairfromfairsometimedeclines,
Bychanceornature'schangingcourseuntrimm'd:
Butthyeternalsummershallnotfade
Norlosepossessionofthatfairthouow'st,
NorshallDeathbragthouwand'restinhisshade,
Whenineternallinestotimethougrow'st。
Solongasmencanbreatheoreyescansee,
Solonglivesthis,andthisgiveslifetothee。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
原来的翻译:
我怎么能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她可爱也比她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骄阳的眼睛有时照的太酷烈,
他那炳耀的金颜不常遭黯晦:
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残。
没有芳颜不终于凋惨或销毁,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会凋落,
或者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日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在,并赐给你生命。
(梁宗岱译)
英语里十四行诗是抑扬格,和汉语的律诗一样注重句子内部的节奏感和旋律之美,象打拍子,一起一伏,有高有低。一般是五个音步一个抑扬格(iambicpentermeter)——五步抑扬格。类似于汉语的平仄交替。另外十四行诗前八行(octet)一组,后六行一组jqksextet],韵脚有规律可循,不同的十四行诗有不同的韵脚规律,这首诗歌的韵脚规律是:ababcdcdefefgg,最后两句是一个韵脚。想翻译好这样的诗句,要么严格地遵照原诗歌的格式和韵律,要么就按照原诗歌的意境改变格式,成为一种适合中国人阅读的诗歌样式,比如格律诗或拟古诗体的格式。有人考虑把这首诗歌尝试用另外一种形式翻译,那就是中国古诗翻译法,也就是一种整齐的格律诗形式或拟古风体。这样考虑原因有二:其一,如果按照十四行诗的格式翻译,不符合中国人读诗歌的习惯,从感觉上说很别扭,更不用提它的押韵形式和汉语诗歌的押韵形式的不同会给中国人读英语诗歌以别扭感,同时也会给诗歌的正确翻译增加难度;第二,用中国古诗形式翻译,既可以保留原诗歌的韵味、风格,又可以让中国人朗朗上口,便于背诵,也减轻了翻译者受原著韵律和格式上的约束。但同时对翻译者中文古诗功底却提出了相应严格和更高的要求。而对于一个熟悉英语古诗韵律和格式,甚至可以作诗的人来说,这却并不是件难事。一个好的外语翻译者,必须在两种语言上都要下功夫,要充分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各自特征以及区别,同时不仅仅要能充分理解外语所要表达的,也同时需要能够很娴熟地运用本国语言,从而能够更好地翻译外语。我认为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一个对自己本国文化不热爱不熟悉的人无论如何是翻译不好外国作品的。
采用英语古诗译法翻译这首诗歌,无论是从韵律上来说还是从形式上来说,英语的十四行诗都已经入乡随俗,变成了中国人文化的一部分。上面那首诗歌green试译为:
美人当青春,婉丽自销魂。
焉知东风恶,良辰讵待人?
朝日何皋皋,暮色何昏昏。
众芳俱摇落,天意倩谁询?
我有丹青笔,腾挪似有神。
为君驻颜色,风霜不可侵。
丹青亦难久,罔若诗与琴。
延年歌一曲,万古扬清芬。
(green 译)
为了和白话诗歌样式的翻译进行对比,以观其优,他又将其翻译成了新诗体: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