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人民大学最近公布的农村贫困学生推荐入学的特别条款里,规定家中三代没有大学生的给予特别关怀,引起人们的质疑。我以为质疑的对,不但应该质疑,更应该反对这种假惺惺的“恩赐”。农村人并不比城里人笨,也不比城里
人民大学最近公布的农村贫困学生推荐入学的特别条款里,规定家中三代没有大学生的给予特别关怀,引起人们的质疑。我以为质疑的对,不但应该质疑,更应该反对这种假惺惺的“恩赐”。农村人并不比城里人笨,也不比城里人晚开窍,限制了他们能够以城里人的相同比例进入大学的,只是从起步开始的许多不公平。不公平之一,也正是影响各地教育严重不均衡的因素,就是投资。虽然国家的政策都一样,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发达程度相差悬殊,体现在教育上,差别是巨大的。如果说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为第一世界,各大城市为第二世界,边远小城为第三世界,那么,农村的教育属于所有世界之外的世界。因为投资不足,校舍残破不堪,师资缺乏,设备短缺,许多学校甚至没有一个象样的操场,更别提电脑、钢琴这些“奢侈品”。
投资少,资源严重匮乏,农村学生从开始就输给了城里的学生。
其次,目前中国农村生活水平远不如城市,这样,农村孩子的营养状况和业余生活与城市孩子相距甚远,势必影响学习成绩。
最后,对于那些家里人出外打工的孩子来说,缺乏家庭亲情、父母关爱,对于学习十分不利。
而以上种种,并非个人原因造成,不是因为他们是农民就必然这样,这只是国家目前的现实,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只有改变这种现实,才是农村贫困人家的唯一出路。三代没有大学生是同样的道理,是农村人民的一种无奈的悲剧,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结束这场悲剧,而不是硬生生揭开这块伤疤要实在得多。人大的做法很有点揭人家伤疤的意味,我家三代没有大学生,不是我们的责任,是社会的责任。作为中国有着很长历史与革命传统的著名大学,人大应该负起改变社会不公平状态的责任,而不是假仁假义地赐些小恩小惠。你们确实应该检讨,对于改变中国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现状,人民大学为人民做了些什么?抗争了吗?为民请命了吗?似乎没有,好象也不情愿去做。
中国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将教育摆在所有事业的头等位置,国家直接管教育,不要各地管各地的,使教育、以及它所牵扯到的所有中国儿童、少年,统统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不分东南西北,不分城市农村,一律相同。校舍,国家盖;老师,国家调;设施,国家配。使得全国无论什么地方的学校都如现在的校服一样整齐划一。国家收入用于民生,学校建设,就是最大的民生。
毁了教育,就是毁我长城,因为保卫中国的长城绝不仅是解放军,人民,是真正的和永久的长城。人民的教育水平越高,这个长城就越是牢固。知识不但创造财富,还创造安全。小小的以色列,之所以维持到今天,很大程度决定于他们人民的才智和整体素质,而这些,却恰恰是阿拉伯各国的弱项。
中国有13亿人,其中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的教育水平提高一个档次,中国的整体水平可能提高3个档次。如果所有农村的教育都如现在城市的水平,中国会提前30年进入现代化。
请人大的学者们多用些心思于那些关系大局的问题上吧,收起这些小恩小惠,努力促成中国更加公平,这才是你们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