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茶闲话乱翻书:和旅人一起读野史(之二十四)
作者:火儿时间:2025-05-09 18:16:23热度:0
导读:北宋著名诗人杨亿,为人正派,但说话不够检点。有人散布消息,称杨亿在背后议论皇帝的诗文是他代写的。宋真宗听后,非常不高兴。有一天宋真宗专门宴请杨亿,然后将自己的诗稿拿出来给杨亿看。杨亿一一拜读,盛赞文笔
北宋著名诗人杨亿,为人正派,但说话不够检点。有人散布消息,称杨亿在背后议论皇帝的诗文是他代写的。宋真宗听后,非常不高兴。有一天宋真宗专门宴请杨亿,然后将自己的诗稿拿出来给杨亿看。杨亿一一拜读,盛赞文笔精美。这时,宋真宗变了脸色,说:“这些都是我自己写的,没有请别人代写。”杨亿惶恐退出,只得找个借口辞职了。
——出自宋代田况《儒林公议》
旅人闲话:
可以说,有宋一朝,是中国历史上文人最舒适的时代,政治上重文轻武,经济上待遇优厚,且史称是整个宋朝三百多年未杀过一个文人,所以也造就了宋代文化的空前繁荣。像杨亿这种,涉嫌诬蔑皇上的(不管皇帝的诗文是否自己亲自所作,或是他人代作,抑或杨亿代作),宋真宗虽然很生气,但其做法是先专门宴请杨亿,饭桌上再把事情说清楚,且本意并未因此想追究杨亿的什么责任。
其实,就算皇上的诗文真的是杨亿代写的,你杨亿也不应该四处散播,秘书替领导捉刀,那是几千年来公开的秘密,但是你不能宣扬,否则,不是你太不成熟,那就是你有意让领导难堪了。
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曾记载,唐宣宗李枕爱唱《菩萨蛮》词,而温庭筠是作《菩萨蛮》的高手。于是宰相令狐綯便将温庭筠的新作谎冒为自己的作品献给皇帝,并叮嘱温庭筠不要说不出。但是,温庭筠很快就告诉别人并传开了,弄得令狐綯很没面子,马上疏远了温庭筠。
这个温庭筠,虽然是唐末有名的才子,思维敏捷,号称“温八叉”,但野史多有记载其为人傲慢、轻薄,丑闻迭出,也可以说他是个不谙世事的狂妄文人。令狐宰相冒用你的诗文,那是看得起你(应该因此还有提拔重用你的机会),且已嘱咐你不要外传,但你如此不可靠之人,如此好炫耀之人,你让领导怎么可能不疏远你?
有时候,文人不是不懂这些,但文人又有个缺点,生怕自己的诗名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自己如果写出了一些好诗句,多少有点不甘心寄到别人名下(似乎有一点知识产权的萌芽意识)。如果给领导捉刀写出了好诗句,又生怕埋没了自己的诗名,能不能悄悄的又记在自己名下呢?清代的乾隆,一生写了天量的四万多首诗,自然有不少出自于御用文人的手笔。大学者沈德潜,活到六十七岁才被乾隆挖掘,从此入宫做了乾隆皇帝的枪手。活了一大把年纪的沈德潜,自然比杨亿、温庭筠几个毛头小子要稳重的多,于是做到八十多岁回乡时,乾隆还待遇恩厚、赏赐有加。可沈德潜回到老家后,竟将自己替乾隆写的一些诗,悄悄录入到了自己的诗集中,这还了得!于是死后乾隆还找理由“扑其碑,戮其尸”。
看来,替领导捉刀,真是相当的不容易。不过听说近来捉刀者也越来越懒了,于是出现了河南省的开封市与漯河市两位领导的讲话稿基本上完全一致的奇观,甚至会“开封指导漯河工作”,网络时代,更是无奇不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