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是一个伤痛的时刻,此时此刻在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它令华夏悲哀,全球震动。哀痛之余,我们应该反思。反思什么呢?一是反思地震能否预测。一网友的文章《面对天灾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是一个伤痛的时刻,此时此刻在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它令华夏悲哀,全球震动。哀痛之余,我们应该反思。反思什么呢?
一是反思地震能否预测。一网友的文章《面对天灾的思索》写道:看记者会……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中心的那些人说:“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这一句把一切的责任都推托了。其实,唐山地震前,有地震科学家提前预测到了,但得不到大多数的认同,加之政治原因,而没有公布地震的预测,结果损失惨重。这一次据说也有科学家预测到了,还将预测报告给有关部门,可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警示性预报。如果不是地震权威部门的预报,任何个人及其他机构都不可以进行这样的预报,否则会负法律责任。如此剧烈的地下活动,不可能没有征兆。现代地球物理学、地壳版块学说、地表水文、地理异常变化、动物异常活动等等,怎么可能没有征兆?!可是,地震研究学者们有没有关注这些征兆?如果说没有,那要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如果说有过关注,那就要追问,是谁不让这样可能警示地震的信息发布给公众呢?
我们知道,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政治原因,一是技术问题。政治讲究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讲究妥协式的总体平衡和缓冲式的社会稳定。技术讲究真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技术往往被学术垄断,即专家的权威远远大于非专家,“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就是对权威的专家的错误理论进行批判。政治与技术不相同一时,还以政治为主,技术服从政治。本次地震前网络上有很多揭示的地震先兆,我想问的是:各地地震部门养的专家等人物全呆在办公室里看电脑?那些从地震云到水、动物的异样变化他们看不见?难道他们比毫无地震知识的普通人还缺乏地震常识,如果是的话,还那养着那些人干什么!如果不是,那他们的预测在哪里?不敢说?没被专家同意还是什么原因?
二要反思房子问题。中国人善于建房也善于拆房,所有的聪明才智、时间精力、勤劳和钱财都用在破立上了。此外,现在的建房比“深圳速度”不足之处是只重速度,不重质量,且强调低成本,那些唯利是图的房地产开发商建的房子究竟有多少是危房?!不敢想,即使被检验合格的很多房子都是豆腐渣工程,有的转眼即裂即塌,绝大多数受害者或建或买的房子成了埋葬他们的坟墓、致残的利刃,可是现在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外国一发生地震伤亡很少,而我们总是那么多,房子抗震与否是关键的一个因素。我不敢想象自己的房子能否抗震,不敢想象自己攒了一辈子钱买的房子是不是危房,甚至我都不敢想象地震,生命之于我们,象提着脑袋过日子,时刻如履薄冰。早上起来还能活到晚上吗,晚上一觉后第二天早上还能活着吗?
三是反思捐款问题。把全社会动员起来为灾区捐款捐物当然是好事,各尽所能,各尽所愿,具有乐善好施的佛家情怀。但捐款有这几种现象值得思考,一是攀比现象,人家比我们多,打肿脸装胖子无论如何要再捐。二是强迫现象,单位摊派,定标准下规定。三是压力问题,处处把捐款名单与数额公布出来,捐多的自然少不了有得意者,捐少的免不了有人觉得低人一等。四是功利色彩,不乏有升官发财、花钱消灾想法。这些现象从结果上来说,没什么,大家都捐了,心意尽了。但从动机与过程来说,也有非尽良善之处。
我在网上看到有些人从车上抢夺救灾物品,抱运回家,确实很痛心。有人在自觉捐款捐物救灾,有人在发灾然的财!所以,真正捐款反思的重点应该有两点:一是所有的款物是否都用于救灾,有无官员中间贪污救灾款物,或者把钱物发给不该发的人,该多给的少给或不给,该少给的却多给。反观多次救灾,都有款物中途下落不明的伤心事。二是反思各处捐款名单和捐款数额,可以看到:社会名人多捐,单位多捐,官员多捐,工薪者多捐,甚至出现了学生捐款也很多的现象,这是好事。笔者看到了一些富人的爱心与其财富不对称现象,也看到了官员的捐款数字。一般来说,官大多捐,官小少捐,这反映了官大官小薪水分大小等级现象。有人告诉我,一个校长发现别校捐得比自己学校捐得多,拿回来重捐,捐了五千元。不知此消息真假如何,但这里好像还隐藏着除争脸斗富外的其它问题。另外,对于那些刚捐过款,屁股一拍便去违法做坏事的人来说,捐款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充其量也只不过是道貌岸然地做做样子而已。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所有官员都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出的执政为民、清正廉洁,不贪污浪费,不大吃大喝、公车私用、公费游玩等等随意花销纳税人的钱财,如果这些钱拿出来支援灾区,何用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