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留情
作者:自由式摔跤时间:2025-04-16 13:46:50热度:0
导读:男人这东西,有时真自恋得很,我读《红楼梦》,读到贾雨村中秋之夜,在甄士隐书房内见到窗外甄家丫鬟的模样,总不免发笑:“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
男人这东西,有时真自恋得很,我读《红楼梦》,读到贾雨村中秋之夜,在甄士隐书房内见到窗外甄家丫鬟的模样,总不免发笑:
“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的呆了。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如此想,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见他回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
最后这一句,真是绝妙之至。雨村老兄如此飘飘然兴奋不已,只因这素不像认的女子竟然回头看了他三次。曹雪芹没有写此女子是否巧笑嫣然,谅也不会,素不相认,哪能如此风情旖旎,大户人家的丫鬟,既非招蜂引蝶之流,定不会秋波流转、脉脉含情。其实只是淡淡的看了几下,猛抬头第一见,恰是巧合了,接下来的两回头,只是有些好奇在里头,明月本无心,清风良有意了,也难怪,贾雨村风尘之客多年,内心已经软弱得不行,实在禁不起这般的另眼相看,怎能不狂喜不尽?
自作多情而软弱的男子,最消受不了这样的回头三顾,当然前提得仪容不俗,即使没十分姿色,也得有三分动人之处,碰上《唐伯虎点秋香》里如花那掏鼻孔模样的,鸡皮如筛糠,肠子也要呕断,则不提也罢。声色男女,人之大欲,齐人之福,当然并非没有,神仙姐姐之类的,较之甄府里的丫头,简直让人无法抵挡。
张君瑞躲在后院里看崔莺莺,魂灵儿飞了半天,他看到啥了?“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樱桃红绽,玉粳白露”,“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更那堪“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拈”,当然最厉害的是“临去秋波那一转”。《西厢记》实在是写的挑逗之至,把张生也写得色相淋漓,“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王实甫把崔莺莺写得足够的艳,其实倒不像大家闺秀,倒似十里扬州秦楼楚馆里的头牌女子了。《红楼梦》里写女子的美就纯净得很多,如写黛玉“娴静如姣花照水”,女孩子美丽温婉而矜持的样子清晰可睹,《西厢记》里写成了“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写得当然美,然而却多性的联想。遇到这样的女子,难怪张生得掉魂掉命。然而我也疑心,《西厢记》写得如此香艳,也并非没有王实甫意淫的成分,馋口涎空咽,似乎不单单是张生吧,《西厢记》其实纯一色相,不可望《红楼》之脊项。香艳蚀骨的女子,世间当然有,却实在不能算多见,这般消魂缱绻,实在是红绡帐里的一场春梦。还是《红楼梦》写得亲切,真实自然,越看越有意思,仿佛身之所历,不免还得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