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央台科教频道“中国文化遗产日”直播有感
作者:奴隶社会时间:2025-05-09 22:09:03热度:0
导读: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中国文化遗产日的由来:2006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
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文化遗产日的由来:2006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通知》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今天——6月9日,也就是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再一次推出长达4小时的大型直播活动。
中央台由石琼瑜、张越主持,嘉宾有考古专家:李伯谦、文化专家:于丹、易中天、王立群合说考古。考古专家学识渊博,文化专家侃侃而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辣妹反应机敏、伶牙俐齿、妙语连珠、滔滔不绝,巾帼不让须眉。一次新颖的遗产日直播行动,云集CCTV直播精英,一台完美的文化遗产博览让人们放弃休息,放弃娱乐、有的甚至不去参加亲朋的婚礼,有的高考刚结束就来观看,听到条条短信,很是感动!
作为纪念盛典《中国记忆——文化遗产博览月》的压轴大戏,这次大型直播以“遗产”为主题,以北京演播室为主后方,陕西韩城梁带村发掘现场、四川成都金沙博物馆面具问世现场和广州南越王宫遗址现场为直播前方,在四小时里拨开历史的迷雾、走进神秘的考古发掘现场。这无字的史书,历史的底片,记载了过往的生活,见证了历史,揭开了谜团。
三个遗产现场同时实时发生的事件为直播主体,我们以遗产为主线讲述三个不同的故事,强大的直播班底,全国四点现场连线,北京专家背景评述、陕西现场考古发掘、成都宝物惊艳面世和广州遗产首度发布四点平行交织,进行四点一线的全方位展示。谜团、玄机、文化、杂说、道行,尽在于此。
直播有理、言之有物。三个地方三个行为,提炼不同的精彩点,扬长避短,突出风格,避免在内容上互相干扰和淹没。本次直播比以往直播节目有所创新、并更加务实,在四个小时的大跨度时间段内,讲述三个精彩的独立成章的故事,他们在故事内容、风格、节奏和讲述方式上各有不同,却又能相得一彰互相补充浑然一体,反之更能突显三地特色。信息量丰富,地方特色、个性突出、看点纯、脉络清晰、科技文化覆盖面广、信息新、猎奇点多、内容吸引力大是本次直播的专业定位。
根据发掘进程,递进式的提出具体疑问问题,话题展开;在前方发掘的同时,调动后方现场百家争鸣,提出观点,以此宏观疑团为解密主线直到最后抛出设计好的最终问题;融历史、地质地理、文化视角、野史讲述和考古学细节剖析等门类,加以辅佐阐述、争论、进入猜想。
在第一发掘现场陕西韩城梁带村发掘现场,观众在第一时间跟随镜头走入梁带村墓地——一个神秘国王的陵墓,他是芮国的国王吗?他的墓葬为什么在梁国的土地上?那个鲜为人知的芮国的城池到底在哪里呢?这些谜团,能随着黄土下神秘墓葬的开启而解开吗?黄河流经这里,这里有党家村,这里是司马迁的故乡,他的墓地也在这里。是沾着黄河水在地球上刻的印章。如果不及时发掘和保护,我担心,这些文物也会像古城那样被黄河吞掉、崩塌?在这个大墓群,我们看到了那些小墓和马墓都保存的骨骼完好,而国君的却不见骨骼踪影,真是越求越不得!人总是要走向自己的反面,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相反。还是一切看淡,随缘好了。
这里发掘的现场土方是那么大那么深,工程是多么浩大,考古工作者,成年累月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他们辛苦啦!陕西是我国的文物大省,周秦汉唐,在世界上都很有声望。人说:江南的才子、江西的杨,山西的黄土埋皇上!这发掘出的仅是冰山一角。
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如剥茧抽丝般,或铲或刷,精心整理出青铜礼器。盘、矛、玉器、剑壳、棺环、金班指等价值连城的三十余件文物。
在第二发掘现场四川成都金沙博物馆面具问世现场,很多观众对于去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大型直播活动仍然记忆犹新,那些精美神秘的青铜器、令人叹为观止的象牙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就在当时直播挖掘金沙遗址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的出土地,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最为重大的考古新发现。国家文物局2006年公布采用金沙“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徽标。“四鸟绕日”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像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金沙遗址位于成都西郊,其总体布局以祭祀区为中心,呈块状分布,是一座开放的古蜀国都城,是继三星堆之后古蜀国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
谁知出土的文物地下一公分的地方,还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一副和人脸大小相当的,重40厘米、宽21厘米、高11厘米、后0。02_0。05厘米的在地下沉睡了三千年熠熠生辉的金面具,今天终于面世了!这枚金面具在隆重的仪式中移送金沙陈列馆,郑重尊位上架,正式入馆陈列!大气辉煌!从而让我们更加了解巴蜀文化,面具是祭祀的用具,戴上面具是神,摘下面具是人,通过面具勾连,更有神秘感。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川剧变脸、傩戏、羊皮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第三发掘现场广州南越王宫遗址现场,深藏闹市区的商场地下,观众在专家的带领下,看到了一个水闸,木质结构,尘封于地下3000年不变。想当年,在珠江口,它既是引水排水的要塞,也是城池宫墙中心的标志。现在,她仍然静静的躺在原处,这原处,几千年不曾变更,直到今天,仍然还是羊城广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