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诗曰:艰难险阻浑不怕,勇取真经传华夏。谁持锡杖立马首?笑谈唐僧做老大。众所周知,在西天取经团队中,法力平平的唐僧作为带头大哥,率众西行,降妖魔、渡天险、沐风霜、砺磨难,演唱出一首高亢激昂的取经凯歌。西
诗曰:艰难险阻浑不怕,勇取真经传华夏。
谁持锡杖立马首?笑谈唐僧做老大。
众所周知,在西天取经团队中,法力平平的唐僧作为带头大哥,率众西行,降妖魔、渡天险、沐风霜、砺磨难,演唱出一首高亢激昂的取经凯歌。
西天取经与其说是唐僧师徒被委以重任,不如说是接受劳动改造、下岗再就业的一个形式和过程。唐僧师徒,包括白龙马,皆是戴罪之身。唐僧是如来佛祖御前二弟子,名曰金蝉子,因为轻慢神圣的佛教事业,被贬投胎,再世为人;悟空作为花果山的中央一号首长,由于不满在天庭只享受“弼马温”的科员待遇,以暴力手段冲击天宫政务处,被压于两界山下;八戒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除名;沙僧则是因为不慎打碎容器而遭贬。白龙马呢?原是西海龙王之子,误食唐僧之坐骑,吃掉的又吐不出来,只有乖乖受观音菩萨点化,化身为马,屈尊唐僧麾下。
就个人能力而言,悟空是取经队伍带头大哥的最佳人选。九九八十一难的劫数表明,悟空劳苦功高,享有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他路见不平挥棒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转战仙、冥、凡间三界。后来佛祖加封他的“斗战胜佛”,就是对他的功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漫漫西行中,如果悟空做老大,即使有什么翻不过的山,过不去的坎儿,悟空也能名正言顺地让其他人原地稍事休息,轻飘飘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直奔灵山而去。吃颗蟠桃的功夫,经书就探囊取物般地唾手可得,再潇洒地挥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众人就可喜滋滋地原路返回,将经书移交东土大唐了事,岂不快哉?
八戒是团队老大的次优选择。这位昔日的天篷元帅、水军总督,也是位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主儿。九齿钉耙使的炉火纯青不说,又深谙厚黑之道。倘若没有诸如盘丝洞、女儿国之中的美色诱惑,估计他也能完成老大使命,顺利率众凯旋。
那么,天大地大,取经筹委会为何选拔只会诵经打坐的唐僧做取经队伍的老大呢?
如果用“存在即合理”这一逻辑原理来论述,显然过于笼统。让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其个中缘由:
首先,我们前面提过,唐僧的前身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他有强硬的后台老板,自古就是朝里有人好做官。即使佛祖不加任何暗示,佛道一统,不分彼此,观音和玉帝自会卖佛祖一个面子,委以唐僧老大的重任。这是符合官本位的官场潜规则的。这一点,是唐僧成为队伍老大的关键因素。
其次,唐僧长期受佛家思想熏陶,具有心地善良的禀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严格贯彻落实“以德化人、普度众生”的佛家指导思想。即使自己身陷囹圄,妖魔们向他磨刀霍霍时,他仍能镇定自若,也试图靠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来规劝妖魔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虽然最终还是靠徒弟们将他解救出来,其宽宏大量、视死如归的胸襟也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唐僧相貌俊朗,仪表堂堂。“你看他:凛凛威严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引自《西游记》第十二回)就个人形象和气质来说,唐僧具有取经代言人的先天必备条件。这一点,又是毛脸雷公嘴的悟空、长鼻子大耳朵的八戒、满脸胡髭的沙僧所不可比拟的。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女儿国国王邂逅他时的芳心悸动,到其他女妖偶遇他后的春心荡漾,都是可以佐证这一点的。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说唐僧做为取经队伍的老大,仍然信心不足的话,天宫办为此制订相应约束机制。对付那些能力突出但自由散漫的取经队员,观音菩萨早有安排。一套紧箍,先轻松锁定悟空,再由悟空来制约拖拉懒散的八戒,形成一个有机管理链条。如此一来,唐僧的领导地位稳若泰山,取经团队才能在艰难险阻、刀光剑影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结结实实的取了一大撂真经回来,重新获得事业单位编制,回归天宫主流社会。这一切的一切,怕是取经队员们在天上人间的一大谈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