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镇的好书记
作者:张若虚时间:2025-04-28 06:45:40热度:0
导读:他衣着简朴,言语虔诚,不显山不露水,似一个平凡之人,却不失君子风范。你如果与他一接触,你就会感到天高地阔,心旷神怡,习习春风扑面而来。他就是嫩江县伊拉哈镇时任党委书记孙旭贵——绝对是一位人民的好公仆!
他衣着简朴,言语虔诚,不显山不露水,似一个平凡之人,却不失君子风范。你如果与他一接触,你就会感到天高地阔,心旷神怡,习习春风扑面而来。他就是嫩江县伊拉哈镇时任党委书记孙旭贵——绝对是一位人民的好公仆!
我认识孙书记,是在1991年冬天。那时,他还是一位英俊的白面书生,见人说话总是面带纯净的笑容,给人一种平易可亲的感觉。可是,那时他已经是一位政府秘书了。
当时我任村妇代会主任兼计生主任。因为刚上任不久,镇里的很多领导我都不熟悉,为了工作方便,需要同事们一个个、一次次介绍辨认。但总是好忘,不是忘名就是忘姓,甚至见过好几次还是不认识。唯有孙书记的芳名和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弹指间,已经过去快20年了,却仿佛一切还在眼前。
2000年春天,我辞去了村里的两项差事。俗话说:“无官一身轻”。我算不上是什么官,只能说是无“管”一身轻。身轻自然神闲,我便开始了大量的阅读,开始了在文学这条崎岖的山路上匍匐攀援。转眼间到了2006年,有些作品已经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也算是有了点点成绩。就在当年我加入了嫩江县作家协会,成为一名作家协会会员;并被作协领导任命为诗词协会副会长。当时孙书已经是伊拉哈镇的镇长了。他得知我的事情后,就几次陪同赵书记(赵振柱)和县作协主席王国华及作协其他领导,来寒舍看望我。他第一次来时,我还称呼他孙秘书,可是话音未落,一起来的其他领导便说:“人家现在已经是镇长了。”我不好意思的笑笑说:“毕竟是多年不见了……”他们的到来,给予我极大的关爱、支持和激励!使我的信念更加坚定,创作的热情也更加高涨。在感动之余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有很多是感恩类型的诗歌,其中就有一首题为:《感恩一缕春风》一诗……
在屠岸先生、在县作协领导和镇领导的关爱、支持、培养和帮助下,我的诗集《山野清风》今天终于出版面世。为了我的诗集出版发行,作协领导王国华先生和其他领导以及智守民等人忙碌了好几天,是在准备举行个诗集出版发行座谈会。日子定在2010年12月17日。这个日子正是我们这个地区最寒冷的季节。冰天雪地,滴水成冰,路面光滑如镜,甚是难行。就在这天早晨,一辆乳白色的私人轿车,冒着零下33-C度的严寒行驶在111线上。里面驾驶和乘坐的人,便是孙书记与韩春雷副书记,以及一位女摄像师,他们是来参加我的诗集出版发行座谈会的。
他们的到来,使这个会议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并且给这个会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喜庆。在会的领导和文朋诗友们,以景仰的目光看着他们,并给予了他们最热烈的掌声!因此座谈会开的更加隆重!
孙书记在会上的讲话,语言朴素、深刻感人!他说:“……‘墙里开花墙外香。’我卖200本,每个村10本,政府工作人员每一人本,让他们学习。200本,6000元钱,差不了事,下午就拉走。到年末我还要给她发奖金……”话音未落,掌声如春雷响彻会厅,紧接着就是声声地叫好!随却,文友们纷纷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并连连称赞说,郑大姐你有这么好的书记——你真幸福啊!此刻的我,既感到无比的幸福,又无比的感动!虽说与孙书记任党委书记后第一次见面,可仍如往常一样亲切。此刻,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感动之余,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是啊!在哪里寻这样的好领导啊!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不仅是对我的成全、仁爱和恻隐之心(他知道我从创作到出版都是很艰难的……),而是响应胡主席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现在无论是新农村的建设,还是走小康之路,还是创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更离不开这样的好领导。”
今天,我们都在开垦资源,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也需要开垦。人们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忽视了精神生活,忽视了文化发展与建设。生活没有了诗意就会枯燥无味。俗话说:“文学就是人学,”诗歌又是文学中的文学(纯文学)。有很多名人都曾说过:“谁不倾听诗歌的声音,谁就是一个野蛮的人。”这话听起来仿佛有点儿吓人,但是,诗歌的确可以净化心灵,的确能使人通向文明高贵的精神境界。人的心灵需要诗歌的滋养和净化,就像人的脸颊需要洁面乳和护肤品一样。莎士比亚也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因此才有,礼义廉耻:为治国四纲;诗书礼乐:为教育四术的至理名言。孙书记就非常重视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我镇有好多村屯都办起图书馆阅览室,使全镇人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当今社会,正需要这样的人才,这样的好干部。伊拉哈镇就因为有这样的好人才、好干部,才能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前的伊拉哈镇,无论是村间还是镇直,风气和卫生,都叫人头疼。如:打仗斗殴,赖子横行;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双脚泥泞……看如今,高楼林立栉比,水泥筑路村通;土地深松,连片种植创丰收,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教育争创一流,很多外乡镇的学生都来伊拉哈镇中学就读;深水井如甘泉潺潺自流锅中,学童皆无徒步,欣乘捷达飞行。孤寡老人,病残人得到救助和妥善安排,办理低保户636人,五保户289户,发放救济面粉65吨,救济资金4万元,保障了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人民的生活正走进小康,并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如果说,江南小镇有绿水轻舟,鱼米之乡的那种温柔而细腻的缱绻静态之美;那么我们伊拉哈镇便是,白云栖息,大豆摇铃,鸟语花香的那种、即富有江南婉约又富有塞北的豪放的动静之美!伊拉哈镇如此富裕、和谐、秀美,就是因为有孙书记等这样的好干部!
国家盛世之时,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干部队伍正在壮大,党委书记孙旭贵正走在这个队伍的行列,正在续唱一曲和谐社会的公仆之歌。
2010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