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风度的流氓、书生及白痴
作者:全身时间:2025-05-03 21:05:35热度:0
导读:说现在大家知识水平都很高,都是知识分子。有时我也颇以为自己是知识分子,便想从历史角度以魏晋风度为题眼,谈谈知识分子。贻笑大方,见笑莫见怪。说中国历史上有个特殊的时期,那个时期特殊并不是出了什么大人物或
说现在大家知识水平都很高,都是知识分子。有时我也颇以为自己是知识分子,便想从历史角度以魏晋风度为题眼,谈谈知识分子。贻笑大方,见笑莫见怪。
说中国历史上有个特殊的时期,那个时期特殊并不是出了什么大人物或大事件。而是通过知识分子的颓废现象让当时和后来的人深思而没被人忘却。即后来说的和今天我说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说白了就是热心政治的知识分子颓废了,政治思想阳痿了,怕起政治来了。怕政治怕的不敢用自己的知识对政治评论,而满腹的才华无处释放,又不敢对别人指手画脚,边开始郁闷终致畸形变态了。抛弃了礼法,自己糟蹋自己来发泄不满。所以出现了竹林七贤。七个人什么也不干,在西山下搭个小蓬,穿个红肚兜,整天吃药喝酒,醉了就放浪形骸。还好,毕竟只是糟蹋自己没有影响别人,况且还真的是才高八斗,所以被司马昭杀了,人们还是替他惋惜了一番。但后来东施效颦的“八达”就不行了,说八达就是八个人,他们一圈人赤身裸体聚会,谁来晚了就光着身子到院子里大吵大闹,还一头钻进狗窝与狗抢食吃。与禽兽比野蛮下贱,既糟蹋了自己还影响了别人。说不尊重礼法,不是把礼法一棒子打死,啥都不要。只是不让你与伪君子比虚伪,不是让你去与禽兽比禽兽。知识分子堕落着如此境界,让人悲哀寒心。所以是魏风度,而八达那样的就不是了。
说了那么多的魏晋风度就是为知识分子堕落而悲哀,在积极点就是抱不平。说中国的知识分子从读书时便被教导为修身治学,以天下为己任。灌输爱国的思想自古就根深蒂固,但能不能报国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碰到礼贤下士的李世民还行,碰到个喜怒无常的汉武帝还没等你报国一刀把你阉了。向屈原全心全意去爱国,可人家楚王根本没有拿他当会事,但后来屈原还是一头钻进泯罗江。看秦始皇焚书坑儒,看汉武帝阉司马迁看清朝的文字狱。司马迁成那样了还是写万了《史记》,文字狱枉杀了那么多人爱国的知识分子还是比比皆是。看说太宁夏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人家就不怕文字狱。
说知识分子那么爱政治魏晋怎么出了个魏晋风度那?一个字“怕”。说马克思别的观点不敢恭维,这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还是赞同的。就是说什么样的社会就决定你有什么样的思想,应该有什么样的思想。
说任何时期的思想都是与社会存在有关,再现实点讲就是都于社会政治有关。说知识分子都有才华,都有思想。但百无一用的还是书生,当皇帝的还是流氓。就象你再骂刘邦是流氓,再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但刘邦倒耍的一群有思想、才华的知识分子谋士团团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还掌握他们的生死大权,想杀谁就杀谁,你知识分子悲哀去吧说知识分子虽然没有流氓混的好,但你有思想啊,你可以象庄子一样漫天无际的幻想啊,但是流氓说了,幻想也不行。说知识分子一是懒,二是贱,三是,三天不打就尾巴翘天所以有事没事就修理修理知识分子。秦始皇找个理由便焚了书坑了儒,再咋呼就把你活埋了,所以知识分子老实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魏晋有痒痒了,所以司马昭杀一儆百,杀了一个季康,魏晋风度便不反朝廷了,开始迎合流氓了。到了后来的文字狱知识分子已经没有个人样了逼的没法了,便爱起流氓的国了。爱国就应该表现些诚意,所以知识分子便利用自己的知识来为流氓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就是自己挖坑自己向里跳。看到流氓满意了,说行了,知识分子才敢喘气,写一些恭颂流氓的话语。说妓女悲哀,是因为妓女出卖自己的肉体,其实知识分子更悲哀,虽然没有出卖自己的肉体,倒把自己的灵魂出卖了,别人谁出卖灵魂都无可厚非,但你知识分子整天标榜什么思想,贞洁,什么伟大品质,现在连灵魂都出卖了,人世间最大悲哀莫过于此啊说在流氓和书生之间还有一个群体,即人民群众。说起中国政治的优点就是群众太配合了,奴性太强了,怎么压迫都行,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造反。你实在逼的他没活路了,他才敢造反,还是底气不足的反抗,十有八九被别的政治流氓所利用。所以鲁迅说民族的劣根性之一就是这个。鲁迅说中国人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就是骂人拉,骂什么?骂群众是白痴。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啊,不但流氓把我们当白痴,我们自己也把自己当白痴啊有人说,你说的是以前,现在可是什么言论都自由了,不然你怎么还可以在这里胡言乱语啊,意思是说没有了白痴与书生和流氓别的记忆不深刻,经历的人好象还没有去世完吧,经历动乱的人好象是现在社会的精英吧。历史总是惊人的继续着,现在就是流动的历史,也许只是你没注意,多长的时间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待某天你突然发现自己被欺骗了多年,恭喜你啊,你终于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我原来也是个普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