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多年来,作为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难得糊涂”四字随处可见,一些人津津乐道,甚至成为口头禅和座右铭。我认为,对一些事情是难得糊涂,对一些事情是糊涂不得,一些事情则万万不能糊涂,而且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多年来,作为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难得糊涂”四字随处可见,一些人津津乐道,甚至成为口头禅和座右铭。我认为,对一些事情是难得糊涂,对一些事情是糊涂不得,一些事情则万万不能糊涂,而且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身负重任的人如果糊涂,就会给事业、给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哪些事情难得糊涂?因人的身份、地位、职业而异。如果你原来是领导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对被你领导过的单位的事情难得糊涂,因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你不是单位或部门的第一把手,而是副职,对其他副职所分管的工作难得糊涂,以免有插手他人工作之嫌。如果你是个普通的员工,只想赚点钱养家糊口,与世无争的处世哲学,对单位发生的事情难得糊涂。如果你想在官场上混下去,对官场肮脏龌龊的交易难得糊涂。如果你是家翁,对儿子、儿媳妇的事难得糊涂,岂不闻“不痴不聋不做家翁”?部属、公司职员对领导、老板的隐私绯闻难得糊涂。“物情惟有醉中真”,宾馆酒家的侍者对酒席间发生的事情难得糊涂。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家在犯自由主义,随便议论别人缺点,而且征求你对某个人看法的时候难得糊涂。还有,不该你知道的事情难得糊涂。朋友之间鸡毛蒜皮的事难得糊涂。老公对老婆的私房钱难得糊涂。如此等等。
什么事情不能糊涂?首先是大事不能糊涂。“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北宋宋太宗朝的宰相,为官持重,在大是大非面前常常能坚持自已的意见,宋太宗说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古往今来,在一些大事面前是清醒,还是糊涂,可能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生死存亡。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封诸吕为王。后来诸吕作乱,太尉周勃在平息诸吕的暴乱中大事不糊涂,直入北军大声疾呼;“为刘氏左袒,为吕氏右袒。”军士纷纷左袒。周勃在平诸吕安刘氏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史称他“重厚少文”。毛泽东晚年在病榻吟“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诗赠叶剑英元帅是有深意的,既是对叶帅的赞许,也是寄予厚望。在长征路上,任中央红军总参谋长的叶剑英曾截获张国焘企图谋害毛主席的电报,立即呈送毛主席。毛主席当机立断,率领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迅速摆脱了张国焘,叶剑英在“救驾”上立了一大功。毛主席逝世后,叶剑英果然不负所望,协助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一举粉碎了四人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对涉及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都不能糊涂。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衰的大事。陈水扁、吕秀莲等一批台独分子积极推行台独路线,企图把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对贯彻《反分裂法》维护祖国统一这样的大事,每个公民都是责无旁贷的,都不能糊涂。其次是原则问题,大事大非问题不能糊涂。如果你是单位的财会人员,单位的领导要非法提取巨款到葡京赌博,你如果糊里糊涂地把钱给领导拿走,就会给国家给集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等到东窗事发,追究你的渎职罪送你进监房,到时恐怕哭还平不及呢,还说什么难得糊涂。第三是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事不能难得糊涂,比如有人对你老婆垂涎三尺,想同她上床,你能难得糊涂吗?如果你对这样的事还糊涂,人家会笑你是一条可怜的糊涂虫。又如有人要诬告你贪污巨款,你能装糊涂吗?那样的话,可能会希里糊涂地被送进监狱。那些把“难得糊涂”作为人生信条的人,是没有原则性的人,叫他当官是个糊涂官,叫他管账是一笔糊涂账。对这样的人就是不能重用。
难得糊涂不是郑板桥的人生信条,他的头脑清醒着呢。郑板桥43岁中进士,51岁才开始做官,先后当了十年县令。他在山东潍县当了七年县令,在职其间勤政廉政,无留积案,也无冤民,“吏治文名,为时所重”。他因得罪大官而辞职,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祠。并自发在潍城海岛为郑板桥建立生祠。“三年穷知府,十万白花银。”郑板桥当了十年县官,辞官后家无余资,继续以卖画为生。这样一个清官根本就不是糊涂官。可见“难得糊涂”并非郑板桥的人生信条。郑板桥是在1751年他59岁时作“难得糊涂”横幅的,离他去官只有二年时间。他在经历了七八年的仕宦生涯之后,目睹官场的黑暗已有归田之心。“难得糊涂”反映了郑板桥晚年愤世嫉俗的心态和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