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只碗说开去
作者:谦称时间:2025-04-23 15:47:05热度:0
导读:某单位因工作关系,经常有人在野外作业。最近他们派出了一批工作人员驻在外地进行短期工作。因为环境条件恶劣、生活清苦,单位给外派工作人员进行了适当的伙食补贴,决定由一名副职负责驻外地具体工作的开展与日常生
某单位因工作关系,经常有人在野外作业。最近他们派出了一批工作人员驻在外地进行短期工作。因为环境条件恶劣、生活清苦,单位给外派工作人员进行了适当的伙食补贴,决定由一名副职负责驻外地具体工作的开展与日常生活办理。当地没有现成的饭馆,工作点上自然环境也差,职工只能是自办生活,推选一名厨艺好的人专门给大家做饭。工作点上几乎没有外人前来造访,因此是一人一碗,没有多余的碗可供他人享用。某日正职突然要来造访,为了领导方便,副职擅自做主买了三只碗专供领导使用。本以为为领导着想细致,弄个专碗待遇。却不曾想遭到人家一顿狠狠斥责,面子一点不留,当着职工面收拾副职。正职是痛快淋漓地赢足了面子,副职则窝了一肚子的火,有苦难言说不出。批评的理由只有一个:“你买碗这么大的事,怎么不给我请示?未经同意就擅自做主?”
唉,有什么办法?痛快的还得痛快,窝火的还得窝火。看见周围不少的人,一做官马上就豁然开朗、观念大变。一让他负责一个单位,负责一个部门,就突然觉得什么都是自家的,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任谁也拿他没办法。内心最深处总以为单位的财物是自己的,单位的人也是自家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听话的,弄个套子给你换个“舒心”的地方去凉快,自己人、听话的给你弄个“肥差”干干,有本事的我哄着你来,没本事的我吓着你来,实在不行的就边打边哄。平日里不学哪些不着边际的业务,业务有人做嘛。自己心中自有一套观念与准则,只用专心务务厚黑学,学着怎么样让脸皮越来越厚,学着把心怎么样弄得越来越黑,因为只要没有顾忌了就什么都能放得开,只有放开了才能把官路走得更宽阔。
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家富翁两口子总是郁郁寡欢,老羡慕自家隔壁做豆腐的一对穷夫妻,一天到晚是欢声笑语不断。显得没钱的倒比有钱的快乐。富翁妻不解。富翁对夫人说:“我有一法,一会就能让他们不再有笑声,你信不信?”翁妻不信。富翁随手拿起一块金锭子扔到隔壁院子里。奇怪得很,笑声一下子没有了。天降元宝,穷夫妻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金锭子,一下子不知道如何是好。既怕人知道了来谋财害命,又找不到个可靠地方可以藏匿。两口子思来议去,一夜也未想出个好办法,愁都来不及呢,哪还有笑声?金钱可以考验人,同样做官也可以考察一个人品性。周围常见不少人没做官时,言说得头头是道,声明自己如何如何不去阿谀奉承,如何如何清白做人洁身自好。可惜的是斯人一到哪个位置,比别人也差不了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吹捧起马屁来,让你直起鸡皮疙瘩,让你在炎炎夏日也打冷战。
认识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光从表面、从其言说是很难判断一个人的气度与胸襟的。给他一笔钱,给他一个官,可能会不一样。真正能经得住考验的人少之又少,也许是我周围俗人太多的缘故吧。自己的朋友圈子里,真正的君子只是那么一两人,我想已经足矣。本来这个世界就是世俗的世界,就是俗人的世界,人人都成君子,夫复何求?有一两人与自己为友亦是上天恩赐,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能遇一人。
我们看一些人、一些事不准确,只是因为我们不客观,只是因为我们不站在哪个角度。可能一个层次的人,有一个层次人想法吧。一个层次的人,有一个层次人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