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看风景
作者:讥弹时间:2025-04-18 14:38:09热度:0
导读:书上说,喜欢怀念的人便是老了。我想,我应该是老了。否则怎么会常常念起青春年华,念起童年咯咯的欢笑,念着,念着,就一度陶醉在这样的文字里不能自拔。打开论坛看惯了太多的风花雪月,对《秋天深巷中的老照片》的
书上说,喜欢怀念的人便是老了。我想,我应该是老了。否则怎么会常常念起青春年华,念起童年咯咯的欢笑,念着,念着,就一度陶醉在这样的文字里不能自拔。
打开论坛看惯了太多的风花雪月,对《秋天深巷中的老照片》的题目甚是喜爱,遥想着片片美景入眼而来,而,在点开的瞬间却是三段诗歌。带着眉目里残留的欢喜,细细咀嚼其中每一个章节,灵魂瞬间纠葛在那些片段中开始意想。
整篇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雕凿成分,却用一种缓慢的方式让我们跟随着笔尖跳跃走进一个又一个画面中央,让我们在方块字堆积的城堡中开始对童年向往,以及沉思之后开始对尘世感悟。
◆老照片
方寸之间,住着我的青春
泛黄的时光,回流到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午后
天空很蓝,仿佛还有鸟飞过
老师在照片外指点我。我一脸幼稚
并刻意庄重。毕业了
红领巾在胸前迎风飘动
作者用平和的手法,让我们眼前立即呈现一副澄澈的画面,在眼帘的方寸之间,我们就能轻易扑捉到童年的记忆。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春天里的一朵花,随即我们在瞬间就能借作者的笔触忆起自己的童年,这样的画面顺水而来,让你的脑海丝毫没有回旋余地。记忆的镜头滚滚而来,在我们回想完自己的童年,根据文字中描述的场景再次对他的童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致,是什么样单薄的身影在蓝天下伫立,是什么样朴实的身影指引了他人生方向。整节文字丝毫没有写“怀念”二字,但在一幅幅温情的场景里,在一个个细节描述中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记忆在作者内心如此深刻。蓝天,飞鸟,脸颊的幼稚,胸前的红领巾都将丰盈着他那干涩的记忆。
看着照片,我努力想参悟一些因果
照片里的我不是现在的我
天空还是很蓝,鸟儿不见了,老师也杳无音讯
我站的地方离母校很远,我的头发
如今,也染上了风霜
时光在日月交替中穿梭,也在我们额头书写着沧桑。续读文字,作者在这一节起始用了很大的跳跃。“看着照片,我努力想参悟一些因果”他在寻找一种落差,在寻找是什么样的磨砺让尘世的浮尘掩盖了往昔的身影。他选择了对比的描写方式,这样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天空依然蔚蓝,是什么让鸟儿消失,又是什么让那些质朴的老师杳无音讯,这样简单的叙述却让我们对世间万像有了更深层次的遐想,跟随着思绪的开拓笔调变的悲哀起来,这就有了后面的叙述“我站的地方离母校很远”,行走尘世中央,曾经那清澈的身影早已远去,母校也离我越来越远。在颠沛流离的尘世打磨之下,额头的发稍也染上了尘世的风霜。跟随着深层次挖掘,作者的感伤,也触动了我们灵魂里的潸然处,丝许阴郁油然而生,仰望苍穹有鸟飞过的天空惟有如墨的夜依然巍立眼帘。
多么清纯的岁月
成为镁光灯永恒的定格。我从那时候
走过来,浑身开始生长刺角
照片中的我,不知道
但他会在那里一直看着我
看着我行走在充满幸福,疼痛
和通往生死的路上
深思的背后,让我们对年少岁月无限眷恋。作者笔调一转,突改刚才的悲凉,用委婉的衔接来开始,这让我们还未来得及惆怅就开始新一轮的向往。青春年华早已经定格在画面中,我们学会在尘世中成长,我们懂得了人情世故,懂得了沧海桑田,而年少的我并不知,又何曾意想到未来的身影。而照片中的那个人如影随行,他一直注视着我,见证着人生路上的欢笑与幸福,直至暮年老去。
所谓诗歌讲究的就是语言凝练,思维跳跃性,作者在平实中穿梭了如此手法,没有多一个字,也没少一个字,恰如其分的将意想的画面描述到尽善完美,另外糅合进自己的思想感悟,所谓好的诗歌应该就是如此吧。纵观全文,与其说这是一场文字盛宴,不如说这是一场笔尖的舞蹈,作者在掌握写字的艺术与高潮时,能根据自己思想跌宕起伏很好的掌握笔触的深浅程度。这或许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一口气敲打完成,让我在更深的解读中明白,诗歌必须静心去读,必须让沉睡的思维苏醒过来,形成一种跳跃,这样才能让自己融入到作者的意境里。至此,思绪恍然停顿。第一次尝试写这样的东西,是好是坏全当一种记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