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生活必须摈弃的一个考量指标——人均收入
作者:棱睁神时间:2025-05-04 07:58:55热度:0
导读:如果你是一个千万富翁,你们家住在一栋相当豪华的小别墅里。某日,一个相当落魄的叫花子敲开了你家豪华小别墅的豪华大门。叫花子说:老爷,你行行好吧,我成天在外面流浪,没地方住,也没有东西吃,你可不可以分一间
如果你是一个千万富翁,你们家住在一栋相当豪华的小别墅里。某日,一个相当落魄的叫花子敲开了你家豪华小别墅的豪华大门。叫花子说:老爷,你行行好吧,我成天在外面流浪,没地方住,也没有东西吃,你可不可以分一间你家的小屋子让我居住。你对叫花子说:不行,我们家人多,已经把里面的屋子住满了(其实没住满,你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都有各自的小别墅,这栋别墅里只住了你和你太太及二个帮你们做饭搞卫生的保姆,别墅里空着好几间屋子)。叫花子说:老爷,这样吧,我觉得你们家的狗窝也很不错,请你让我在你家狗窝里度过这个寒冬吧。你对叫花子说:很抱歉,我家狗狗要就当妈了,我家的狗窝实在是容不下任何的人了。(你又在撒谎,因为你家狗狗是公的,泡泡母狗还行,当妈,还真没那个本事)。最后你给了叫花子一百块钱将他打发走了。
有钱的女士们,先生们,小姐们,公子们,老爷们,老爷他老婆们,如果你们家住在豪华的别墅里,某日突然来了个叫花子,他向你们提了一个跟上面那个叫花子相似的要求,你们是不是会用那个老爷相似的办法打发叫花子呢?叫花子的要求过分吗?老爷的客气的拒绝有错吗?
我编一个这样的小假设只是想让大家相当直观的感受财产这种东西它是有归属的,归在张三名下的,就是张三的,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也无权共享。
个人合法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这个常识大家早该知道了,我再到这里重申是不是很弱智,很婆婆妈妈,很爷爷奶奶。
请朋友们原谅我的啰嗦,我之所以要在这里重申这个常识,是因为这个社会上真有人似乎不知道这个常识,我不知道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装着不知道。如果不知道这个常识的人是农村里的大叔大伯,他们不知道就不知道,我不会很介意。但是,可是,但可是,可但是,不知道或假装不知道这个常识的人里居然有很多位居高层,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左右政府决策,深刻地影响着国计民生的发展方向。这就不能不让我纳闷,紧张,惶恐,悲痛。
个人的工资、收入算不算私有财产?当然算。对于那些仅仅依赖工资度日的劳动者来说,那就是他们财产的全部来源。可是近几年,特别是在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近几年,我常常在报纸,网络里读到“人均工资”、“人均收入”这几个字。尤其听到有学者、砖家说金融系统“人均工资”在各行业中偏高,我就很急,很生气。真想来一掌降龙十八掌,将放这种屁的人拍成肉饼。这是我在金融系统工作个人收入长期被人均增长压抑了多年蓄积的怒火让我产生的条件反射。
作为金融系统中的一员,我相当清楚什么是所谓的金融系统人均收入。这些年,不知道哪个人,哪几个人,哪些人脑子抽风。硬说金融系统的收入分配要与国际的什么鬼子接轨。这个轨能接吗?人家是彻头彻尾的私有制,我们则以公有制为主体。人家的BANK都是私人的,我们的大银行都是国家的。这样两种有着本质区别的企业的收入分配方式怎么可以接得上轨呢?尽管如此,人家还是大张旗鼓的接了,问心无愧的,大摇大摆的,自圆其说的拿了这么多年的接着轨的国际水平的金融高管的高薪。这接轨的结果便是十多年来,不管市场如何物价狂飙,金融系统基层百姓的收入他奶奶的长期稳如泰山似的保持着与过去接近的水平。这个系统有些什么好处,只要有些什么好处,很快就钻进了管事的人口袋里,帽子越大的,钻的越多。这种事的实质是什么?是金融高管打着合法的旗识做着违法的,私吞了N年的国有财富、人民财富的坏勾当。
这些年来,尤其是近几年,只要一听有猪在报刊网络里说金融系统人均收入偏高,我就来火,就失态。你再说,再说,我灭你祖宗。我们这里的基层员工长期像温水煮蛤蟆一样的慢慢地削弱着购买力,他那边还要说我们的人均收入增长过快,却不声明到底是系统内的哪些人增长过快,哪些人几乎没多少增长。
前年单位加调一次工资,作为经济师的我每个月加了一百元;助师每月加了三百;部门主管每月加了七百;行领导每月加了一千多。这样的差距还仅仅表现在我们二级分行。可以想像省行领导,总行领导会比我们加的多的不知道多多少。气的我从此绝了为单位尽忠的习惯,开始到单位外另谋一些活路。我有一定的另谋活路的生存能力,那些没有这种能力的员工的生存处境则渐渐地滑向危险的边缘。
那个平安的老总,报刊网络里报导过他和一些跟他类似高薪的高管的收入。我们就将他的收入跟他们单位的某个职工来人均一下,看看结果怎样。“据《东方今报》日前报道,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日前发布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中直指,2007年平安保险总经理年薪为6616万元”引号里的字是我刚从网上百度来的。数字太大了,其实用不着这么大。算了,不用这个数字。
我们假设某单位老大年收入50万,这个单位一个临时工年收入一万五。这两个人的收入人均过后是多少呢?二十五万七千五百元。这个简单的计算过程让我们可以清楚感受到,年薪五十万的老总那样高的收入小日子是可以过的很爽的,二三年就可以买一套相当不错的住房,如果他们有兴趣买房,他们家的房子可以住一套,晒着很多套;年收入一万五的临时工的生活会相当的拮据,如果他们想要买房子,那就要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的全力才有可能实现有屋居住的平凡人生愿望。两个数据平均过后,人们会感觉一个人均收入二十五万多的单位的人都过的很好。
如果法律允许,他们是可以过的很好的,那个低收入的活的缺钱的时候就到那个收入高的家里去拿点,抢点,偷点,摸点,顺带着连老总的老婆也共了。如果可以这样,收入低的真是可以过的不错。但是,连小朋友都知道,别人家里的东西是不可以随便拿的。大点的青年都知道,别人的老婆是不可以共的。既然财产不可侵,收入不可以分,老婆不能共,收入的差距又是那么的充满着李太白的诗意。因此,我们当代的社会生活里必须摈弃“人均工资”、“人均收入”,凡是跟收入分配有关系的考量指标都不可以出现人均字样。如果谁对这样的说法、指标情有独钟,那么,活不下去的兄弟姐妹们,实在活不下去了的时候,就到那个人家里去均一点吧,人家觉悟高,是共产主义好公民。
人均收入这样的考量指标只有当且仅当社会分配模式以相当平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