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由爱生恨”
作者:搭讪时间:2025-04-28 06:49:18热度:0
导读:沧海生成桑田,蝌蚪生成青蛙,婴儿生成老头,友情生成爱情……,这世上,什么事物都可以发生转化。爱,也是如此,它可以生成恨。望子成龙到恨铁不成钢,这是一种由爱生恨;两肋插刀到反目成仇,这也是一种由爱生恨。
沧海生成桑田,蝌蚪生成青蛙,婴儿生成老头,友情生成爱情……,这世上,什么事物都可以发生转化。爱,也是如此,它可以生成恨。
望子成龙到恨铁不成钢,这是一种由爱生恨;两肋插刀到反目成仇,这也是一种由爱生恨。男女之间的爱,更是容易生出许多恨来。男人被自己所深爱的女子伤害,理智的通常默默承受,由时间来治疗自己的伤口,愚蠢的往往便会做出有关暴力的傻事来。
女人在力量上逊于男人,她们如果由爱生恨了,这种恨的体现与男人的相比,也是大异其趣的。
女人为什么会由爱生恨?男人抽烟,喝酒,赌博,不务正业,犯罪,等等,都不会导致深爱他的女人的恨。爱屋及乌,真正爱上一个人,就会连他的缺点一起捎上。柔情似水,沉迷于爱情中的女人,就像坏掉阀门的水龙头,只顾尽情的流淌,丝毫不会念及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不过,如果女人被心爱的男人背叛、抛弃了,那么她就会生出深刻的恨来。先有爱,后有恨,没有爱一个人,怎么会恨一个人?古龙说女人只能伤害深爱她的男人,其实,说男人只能伤害深爱他的女人,一样成立。
古代女子囿于礼教势力,不能大胆地去爱一个人,也不能大胆地去恨一个人。在《诗经·郑风》的《狡童》里,男子“不与我言兮”以及“不与我食兮”,造成女子“使我不能餐兮”、“使我不能息兮”,也就是所谓的“寝食不安”,女子也不过骂了句“狡童”而已;在《褰裳》里,“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也来个“狂童”了事。搁在现在,恐怕早就“你丫”“小样”“王八蛋”骂开了。
在有名的《铡美案》中,若没有自刎的韩琦与无私的包拯,那么秦香莲对陈世美就算恨得死去活来,也是无济于事的。不过,古代也有“奇女子”,能够为自己由爱生出的恨出一口气的。
《谐铎》“奇女雪怨”中写到:线娘擅长词赋,十七岁那年父母双亡,被隔壁一书生数番引诱。线娘虽然觉得“读书人最易昧心”,但终经不起书生的死缠烂打,最后失身。那书生得手后,“竟议婚他族”,线娘由是自缢身亡。后来书生“赴试乡闱”,线娘“翩然而来”,为他磨墨,甚至讲解试题主旨,使书生由“乡闱”到“礼部试”,直到“殿试”,尔后为官政农部。线娘又来开导说,这个京官当得没意思,好处不多,“乌能充官囊”。书生于是设法调到外地,“朘剥小民,私肥囊橐”,最后事发,论罪“弃市”,即杀头也。前一晚,恍惚中见线娘“披发而来”,说“数年冤愤,而今始得伸也”。书生固然罪有应得,线娘的恨之深也让人不寒而栗。
据说有些湘西女子会放三种蛊,即情蛊、怕蛊、恨蛊。女子为了得到自己喜欢而难以得到的男人,会下情蛊;女子为了取得家庭的尊严,会对丈夫或儿媳下怕蛊。最令人恐怖的是恨蛊:丈夫或情人移情别恋后,女人会放“恨蛊”,由此迫使他们回心转意;如果迫使无效,中蛊者便会痛苦地死去。恨蛊其实是一种慢性毒药,只喂给曾经爱过的男人。
有些女人如果由爱生恨,便会借助外界的力量来报复,惩罚甚至完全毁灭那个男人。在古龙小说《三少爷的剑》中,慕容秋荻得不到谢晓峰,由爱生恨,遂不惜雇请杀手来追杀谢晓峰。对占有欲极其强烈的人来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便要着手毁去,不愿它花落别家。
现实当中,女人如果由爱生恨了,更多的是选择自我放逐。抽烟,酗酒,不再相信爱情,甚至不再相信这个世界。感性的女人会因一颗树而放弃整个森林,挂着“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的口头禅,自甘堕落,痛并快乐着。理性的女人则会重整旗鼓,寻找另外的风景,东方不亮西方亮,不在一颗树上吊死。
古龙说男人酒后会想到很多的、不同的女人,“而女人喝了酒以后,她往往只会想到一个男人——大多数时候她想到的是一个抛弃了她的那个男人”。原来,由爱生成的恨一直存在着,只不过尘封了而已。在孤独的黑夜,在酒精的作用下,这恨便会焰火般冲天而起,灿烂无比。
爱与恨是柄双刃剑。
这世上,剑很多。
但又有谁,能像公孙大娘那样“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