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教师敬业与学生成绩
作者:三晡时间:2025-05-04 09:53:58热度:0
导读:“嘀嘀”,听到这声音,不用看我也知道,又是信息。每隔一天会接到一个信息,这信息不是来自别人,肯定是单位。暑假的第一个会议,是办公室打电话通知的。第二个会议,又是办公室打电话通知,发通知前,聊了一通个人
“嘀嘀”,听到这声音,不用看我也知道,又是信息。
每隔一天会接到一个信息,这信息不是来自别人,肯定是单位。暑假的第一个会议,是办公室打电话通知的。第二个会议,又是办公室打电话通知,发通知前,聊了一通个人的近况,我感觉不会聊天那么简单,再加上自己也的确有事,聊了几句后,我便直入主题,问她有什么事。她轻轻说了声“不好意思”,也就不客气地通知我“务必参加明天的会议”。“必务”二字,代表的是领导,我没计较,她也就挂了。第三次,也许再不好意思,或者干脆是完成任务吧,直接发了条信息,也没什么客套,完成是职责之所在吧。
第一次开会,开着车跑过去的时候,很多同事还没有到会场,只有几个领导在叫喊着什么。究竟是什么内容呢?这么早就把别人叫过来。美其名曰“政治学习”,主讲人物除了学校各级领导外,还有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一个一个地排下去一长溜,仅说坐在台上的就有十多人,还有感受深刻、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代表。学校领导的五个领导中,有一个就讲了一个多小学,从教师这个职业的光荣和伟大,讲到教师的职业道德,神圣使命,然后,细数各班各科的成绩,从毕业班到肄业班,从校内外,县内外,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各种形势及成绩在各级的排名。结果,刚开始数便有不少人趴下了;没趴下的除了讲话,就是走动。虽然每个人都像小学生一般,在桌子上贴了标签,排了座位,发了笔和本子,可真正做笔记的没几个。
领导将成绩排完名后,就是批评老师们没有敬业精神,没有奉献精神。因为所谓的名校,是以质量取胜的;没有质量,谈何名气?不能拿第一,就不是名校,而只能算是一般的普通的学校。学校领导骂,还算有点艺术,用排比,用比喻,还用引用,说某些老师猪狗不如。政府领导骂的时候,就更加赤裸裸了,也许他们习惯了各种脏话痞话吧,对一群传授文明之人,说出一连串让人不忍耳闻之言;而口水直射向前排老师的身上,让人不忍视听。我才意识到什么是老师们真正的悲哀。
后来,再次开会时,便下了许多的硬指标。诸如日常工作,诸如学生成绩,唯一没有考核标准的是学生的素质。最后一条是年终考核没有达到一定标准,那就必须被扫地出门。
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从这一概念出发,无论狭义还是广义,学习成绩的好坏似乎并不能做判断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再说教育不是教师个人的单方活动,必须有领导的正确思想的指导才行,必须有学生的互动才行,也必须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才行。怎么能单纯地叫嚣老师们不敬业,不奉献呢?
如果老师们不敬业,他们怎么会在刚下班后就倒在卧室再也起不来了呢?如果老师们不敬业,他们又怎么会晕倒在讲台上呢?如果我们的老师不敬业,家长和社会又怎么会好评如潮,学会挤硬了门还想进呢?
领导们应该摸摸自己的良心,睁开眼睛看看老师们是如何敬业的。他们从凌晨五点半到学校,一直要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到家里;他们中午不能休息,因为学校中午还有一个读报时间,必须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测试过关;他们晚上睡下后,还不能关闭手机,担心可能有意外发生,学校随时找来。他们的心里时刻装着学生,时刻装自己的事业。这样满负荷的工作不但得不到学校的肯定,反而还叫学校政府的领导们骂声载道?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领导说,综合名次没拿第一,是因为我们某些老师没把学生放在心上,放弃了一些差生,结果导致了及格率不如别人,综合名次自然比不过兄弟学校。然而,他哪知道教育本来就存在差异的。那个比我们学校略胜一筹的学校是私立学校,他们可以吸纳优生,赶跑差生,我们不能;他们的班额最多不超过五十人,可我们多的时候达到八十几;他们的领导老师有最新的理念,学生在活动中学,可我们的只能关在教室里死记硬背,一篇课文讲述的时代学生难以理解,有个老师在课堂上放了一段相关录像,结果便大会批小会批,不亚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右派。
这样的领导,只会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约束别人的思想,不学无术,不懂教育,怎么能带领学校走向良好的循环呢?
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单一的行为。如果只见树林不见森林,一叶障目,片面评价,盲目下结论;如果只着眼于眼前,而不放眼未来,那么,这样的教育必将走向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