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The Decalogue(十诫)之二
作者:鼓子卯时间:2025-05-03 21:32:46热度:0
导读:故事三及四有一个共同点,用谎言来编造故事,然而谎言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那里隐藏着无穷的寓意。第三个故事:圣诞夜,艾娃的丈夫失踪,她找到前男友雅努什,于是,雅努什向家人扯了一个谎,用尽办法去找寻那个失踪的男
故事三及四有一个共同点,用谎言来编造故事,然而谎言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那里隐藏着无穷的寓意。
第三个故事:圣诞夜,艾娃的丈夫失踪,她找到前男友雅努什,于是,雅努什向家人扯了一个谎,用尽办法去找寻那个失踪的男人的形迹,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疑点频出,艾娃终于裹不住,向雅努什道出了谎言,她根本没有结婚,一直独身,在圣诞夜,她设计了一个游戏:假若能够使这个男人陪自己到第二天清晨七点,那么她的未来将会很顺利,假若失败——她拿出小颗粒的白色药片。最终他们在她约定的时间相互道别。
故事里有一个镜头,两个还未清醒的醉汉裸着身子,醉汉收容所的看管人员——一个老头边狂笑边往他们身上喷水,雅努什突然愤怒的把水管夺过来:这么寒冷的天,把水往你身上射你会怎样?人有时比动物还卑微,我不单单是想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并且他从来不把旁边的人也看作是人,而是发挥各种作用的工具,比如用于戏弄的工具。于是,艾娃设了一个计试探他对自己的态度,爱情之所以常常被颂扬,大约是因为它使人感到被尊重,使人暂时忘却、或者可以弱化残酷无情的现实,也可以消除孤独感,我突然以为,人们之所以需要爱情,并不是渴望爱情本身,而是为了消除自己处在这个世界上强烈的孤独感,因为孤独,所以萌生爱情,由爱情萌生生的希望。最后的镜头非常别致,雅努什回到家,趴在等了他一夜的妻子身旁,她识破了丈夫的谎言,然而原谅了他,于其讲是妻子的宽容原谅了他,不如讲实际上是因为雅努什的善良、包容、勇敢赢得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尊重。
后记:艾娃的谎言第一次被雅努什质疑,他走进洗漱室准备用剔须刀刮胡子的时候,发现刀片未开锋,起初我以为他在自虐,因为片子不完全是彩色的,他的手上的污点分辩不清楚是血还是别的东西,然后,艾娃也进了洗漱室用刀片往左手背深深的割了一下,我奇怪的发现竟然没出血,直到之后雅努什问她“他有没有留胡子”?我才恍然大悟。我非常喜欢这三个人物,他们不但有不俗的智商,更是精神上可以相互通融的一群人,所以才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第四个故事:迈克去远方旅行前暗示女儿安卡抽屉里有一样东西,实际上安卡早已察觉到这封写给她的信,显然迈克是刻意将它摆到桌面上以引起她的注意,然后在临别前又将之掷于抽屉里,他特别安排了一个机会以便她可以打开真相,原来安卡的母亲产下她五天后便不幸去世,去世之前留下一封信给安卡,封面上显要的写着:如果我有不测,请将它交给安卡。然而迈克一直到女儿长到二十岁才把信交给她,这里面藏着更大的隐因,迈克其实是按着遗嘱代替安卡的父母照管她,事情不仅仅如此,迈克和安卡之间还埋藏着不为人知的爱情。这个故事基本上一直围绕着这封信,安卡拿着这封信迟疑了很久,仍旧没有拆开,但是她却仿照母亲的笔迹假造了一封信,借着它如同她所预测的真相一幕幕揭开,当某天清晨她不祥的预感到迈克要离开她时,她终于奔上去告知了事情的真相:她制造了一个谎言,她从来没有拆开那封信。于是故事有了这样的结局:他们烧毁了它。也许,什么真相都不重要。故事也算挺完满。
迈克一直徘徊在道德的边缘,第一,他不能违背故去的朋友的愿望将信永远藏起来;第二,他无法敞开胸怀接纳安卡,因为安卡虽然在他的心里是一个情人,然而同时又是他的名义上的女儿。所以他因为受着道德上的遣责而犹豫困惑了二十年。
但是安卡最终选择了销毁,这里有着很深的涵义。谎言对于基耶斯洛夫斯基来说,并不像我们单纯意义上的意思。人生的途中我们常常遭遇各种选择,然而,我们只能择其一,并且事情将怎样进展也往往并不与我们的期望相吻和,我的意思,我们仅有权力选择自己的下一步,而无法决定结果。所以这个谎言有根据的假定了事情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在这样一种被制造的事端下,双方同时感到了难以接受难以决择的慌乱憔虑痛苦之中,真相之下,没有人能预料得到会遇到怎样的复杂的障碍,也许人生有时候确实如此,不停的困惑,不停的决择,不停的自责,我们没有可能像片子中那样轻易的将事实掩盖,从某种程度来讲,他们选择了逃避,一种并不勇敢的弱者的行为。在第一则故事里曾经有一句话,上帝你相信则有,不相信则无,而这个世界的明朗于否也取决于你,你感到它明朗它便明朗,它感到它黑暗它则黑暗,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只因为决择有不同,不同性质的人选择不同的人生态度,哪怕这种态度是很卑微很滑稽的。
故事里两次出现一个特别的身影,只是一个身影,没有任何的信息的交待,如同第一个故事里那个独坐在河边烤火的人。有人认为他们是同一个人,我还没有去核实,不过这并不重要,然而他们都确实对故事的进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因为主人公所持的态度的不同而导致了截然相反的结局。第一则故事里父亲没有在意陌生人的暗示,所以发生了后来的悲剧,而第四则故事里安卡凭着她的敏锐的警觉,也同样在河边遭遇了同样的眼神时她聪明的选择了没有拆开信,使可能造成的伤害有效的制止。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根本没有向导,所以也避不可免的常常发生悲剧。
08年1月23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