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红楼梦》中的贾母对“木石前盟”的态度
作者:密实时间:2025-05-04 02:49:06热度:0
导读:记得在高一的时候,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有一段时间,自己竟然鬼使神差地在灯谜上下了一番功夫,在分清了白眉格、卷帘格等几十种灯谜制作规律以后,自己曾经以《红楼梦》为素材,创作了一系列自我感觉良好的灯谜,事
记得在高一的时候,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有一段时间,自己竟然鬼使神差地在灯谜上下了一番功夫,在分清了白眉格、卷帘格等几十种灯谜制作规律以后,自己曾经以《红楼梦》为素材,创作了一系列自我感觉良好的灯谜,事隔多年,蓦然回首,如今依稀可以记得其中的几个得意之作,比如:隋堤旧景——打一《红楼梦》中的人物【谜底:柳湘莲(柳相连)】。再比如:木石前盟——打一汉字【谜底:柘。河南省有一个县城就叫做柘城县。】
说了上面这些,我是想通过这些带有回忆性质的题外话逐渐过渡到到本篇文章的谈论主题——“木石前盟”。
在《红楼梦》的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警幻仙姑曾令“魔舞歌姬”十二人为他把“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演上来”,其中的一支曲子是: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众所周知,这里的“金玉良缘”指的是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木石前盟”指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
下面我想根据我的所学所得和所感所悟来具体谈一下贾母对宝黛爱情的态度。
我们知道在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的《红楼梦》中,只有前八十回是曹雪芹的的原作【据红学家考证,前八十回受到过高鹗的篡改和其他人的删改】,后四十回则是高鹗的续写。随着红学的日益发展和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高鹗后续四十回“狗尾续貂”的本质。为了还原《红楼梦》的本来面目,使之更加接近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无数的红学家进行了大量艰苦卓越的探轶考证工作,其中尤以“为芹辛苦见平生”的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
作为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不计其数的“断稿残篇”之一的《红楼梦》,它具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色,那就是在写作手法上,曹雪芹采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布局安排,在书的前半部分通过诗词歌赋、人物语言等方式来暗示书的后半部分的情节发展。除此之外,世上还流传着一个十分重要的《红楼梦》版本系统——脂批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批本与通行本的最大区别在于书中夹杂着大量的脂砚斋评语【据周汝昌先生考证,脂砚斋是曹雪芹的红颜知己,同时也是《红楼梦》中史湘云的人物原型,在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过程中,她是最重要的合作者,她在前八十回中的一些批语中点明了《红楼梦》“迷失无稿”的后半部的情节布局和故事发展】。这就为我们在参考脂砚斋批语的同时,通过对《红楼梦》前八十回进行文本的研读分析来探轶《红楼梦》的结局,进而判断高鹗续作的优劣并剔除其流毒提供了可能。
在高鹗后续四十回中,有大量的的情节描写是严重违背了曹雪芹原意的,甚至一些在前八十回中出现并将在后几十回【据周汝昌先生考证,《红楼梦》全书应为108回,参见《红楼梦新证》、《红楼梦夺目红》等论著】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如贾芸、小红、贾菖、贾菱都被高鹗一笔带过甚至直接写丢了。在曹雪芹的安排里,贾府的结局是“树倒猢狲散”,“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高鹗偏偏在最后使贾府“枯木逢春”,写了“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很多人认为,在高鹗后续的四十回中写的最成功的就是对于宝黛钗三角爱情的处理,写了“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故事中,“贾母喜钗厌黛,在明知宝玉钟情黛玉的情况下,让王夫人、薛姨妈的‘金玉姻缘’之说成为现实,更狠心地同意采取凤姐所设下的‘掉包’毒计,使宝黛二玉所向往的‘木石姻缘’化为悲烟怒云。”固然,这一情节安排有其可取之处,但是,若要仔细分析,也有其不合理之处。
我觉得高鹗在他的续书中对贾母这一形象的刻画与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的描写是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的。
贾母不但不是“喜钗厌黛”,甚至有些“喜黛厌钗”,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中找到很多证据。
公平地说,从总体上讲,平时贾母对宝钗还是有些好感的。比如说,宝钗的生日那天,在贾母问及爱听何戏、爱吃何物时,宝钗“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从而博得了贾母的喜悦。但是,虽然说宝钗能够随分从时、藏愚守拙,最终她还是惹得了贾母的反感或者说是厌恶。
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为了让刘姥姥见识一下,贾母便携她游了大观园。她们先去了黛玉的潇湘馆和探春的秋爽斋,然后才来到宝钗住的蘅芜苑,“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贾母看不过去,便责备宝钗为什么不找王夫人要些摆设,然后又批评王熙凤说:“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在得知王夫人、凤姐儿曾送玩器摆设给宝钗皆被一概退回之后,
贾母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
话说得十分难听,在整部《红楼梦》中,贾母从未对别的女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贾母和宝钗两个人在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上的严重冲突,贾母说黛玉探春“他们还不俗”,背后的意思就是说宝钗“俗”。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贾母对宝钗的不满甚至是厌倦。
在“贾夫人仙逝扬州城”之后,曹雪芹写道:考虑到黛玉“无人依傍教育”,贾母便遣了“男女船只”把黛玉接到贾府,使她上下有个照顾,左右有个扶持。见到黛玉之后,贾母一把她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在第五回中,曹雪芹接着写道:
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从这些描写之中,我们可以看出贾母对黛玉的疼爱。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最善于揣摩贾母的心思也最明白贾母的喜好、“只一味哄着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