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我国宗教除道教外,别的都是从国外传入。这些宗教在传播过程中必然带来异族的文化,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基督教带来欧美文化,伊斯兰教带来阿拉伯文化,佛教带来印度和西域文化。这些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既互相激
我国宗教除道教外,别的都是从国外传入。这些宗教在传播过程中必然带来异族的文化,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基督教带来欧美文化,伊斯兰教带来阿拉伯文化,佛教带来印度和西域文化。这些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既互相激荡,又逐渐交融,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这里本文着重而简单地概括佛教传入后的大体过程及其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在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由古印度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创立的。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时期是我国传播佛教、翻译佛经的开始阶段,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佛教进一步发展阶段,隋唐是佛教的鼎盛时期。历史上我国的佛教分为南北两大支,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主要广播在汉族地区,南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主要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其对我国文化的影响主要有:
一、佛教对我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佛教思想无可异议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但它对于“我”、“心”、“性”、“气”等关于人的自我意识,人的认识过程与主观能动作用等方面的思辨,对哲学思想的发展曾起过很大的作用。正如马克思在批判机械唯物主义的同时,对唯心主义思想在历史上的作用也作了评价。他指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佛教中关于“空有”、“生灭”“轮回”等都是辩证法中的宝贵遗产。在中外盛称的魏晋六朝、隋唐文化中,佛学成为我国该时期哲学主要思想潮流之一。佛教思想被儒家和道家吸收后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三教合一”的局面,以后又进一步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兴盛。
二、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随着佛教传播的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以及健身术。唐代高僧一行创《大衍历》和测定子午线,对天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隋唐史书上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就有十余种,藏语系佛教中并且有医方明之学。佛教的刻经促进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至今仍被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古的木刻本书页,几乎都是佛教文物。著名的“少林拳”,据传是印度佛教的菩提达摩来我国开创禅宗时所授的“心意拳”,后经寺内僧徒操演、充实、发展而成的。
三、佛教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经典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并曾对中国文学史产生过影响。佛教经典《法华》、《维摩诘》、《百喻》等影响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的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佛经中不少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某些写意画,又与禅宗思想有关。至于音乐方面,公元二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据传至今还有少部分唐乐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四、佛教对建筑学和美学的影响
到现在为止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的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源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中所保存的佛教雕像与壁画更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它们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还有拉萨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等,建筑庄严雄伟,雕塑绘画精美。
此外,佛教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对形式逻辑的研究都有独到之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在人类辩证思维方面处于较高发展阶段上。
宗上所述,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定型、发展和兴盛确曾有广泛的影响,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