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时期中国文化的繁荣及其原因分析
作者:瞬瞚时间:2025-05-03 19:53:34热度:0
导读:一、唐玄宗时期中国文化的繁荣在整个世界文化史上,奴隶制社会的文化辉煌是由古希腊创造的,而封建制社会的文化辉煌则由中国历史上的隋唐帝国所创造。隋唐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到了唐玄宗时期(712年
一、唐玄宗时期中国文化的繁荣
在整个世界文化史上,奴隶制社会的文化辉煌是由古希腊创造的,而封建制社会的文化辉煌则由中国历史上的隋唐帝国所创造。隋唐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到了唐玄宗时期(712年—756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更是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强盛局面。盛世的出现,使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气势恢弘、壮丽无比的隆盛时代,后人称此为“盛唐气象”。这个时期文化繁荣的一个特点是文化领域风流人物众多,随便说说都能举出些不同凡响的一流的人物。
政治上,“开元之治”的奠基人姚崇、宋璟,绝对不比西汉时的萧何、曹参逊色,也不亚于唐初的房玄龄、杜如晦,是他们和唐玄宗李隆基一起创造了开元盛世,他们也因为领导大唐进入盛世而被千秋肯定。
在书画艺术上,有创立颜字体的颜真卿,有以狂草惊世的张怀素,有深得小篆真意的李冰阳;有擅长马鞍画的曹霸和韩干,有擅长仕女画的张萱,有擅长青绿山水画的李思训,有擅长水墨山水画的张躁,有花鸟虫兽画的李湛然。
在音乐舞蹈艺术上,也是奇葩齐放。民间舞蹈家公孙大娘的舞蹈艺术让人惊叹;杨玉环领舞的《霓裳羽衣舞》引起了世人的轰动;梨园高手李龟年也倍受世人的关注。
在宗教信仰上,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真正创建人慧能和尚,在唐玄宗李隆基即位那年圆寂,此后,在唐玄宗统治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禅宗迅速兴起。自此,儒佛道合流成为历史的潮流,唐玄宗李隆基就曾亲自为《孝经》、《老子》、《金刚经》作注。所谓三夷教,即祆教、景教、摩尼教,唐玄宗时期也在中国得到了传播。
在史学和文献资料方面:唐玄宗时期,吴兢完成了著名的《贞观政要》;开元年间的《开元杂报》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瞿昙悉达奉旨领导编纂《开元占经》,历时十年完成,是盛唐时期收集整理古代天文资料的一大成就;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诏令陆坚等人负责编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天宝十一载(752年)王焘编撰了《外台秘要》,为我国古代医学文献做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来不被重视的科技上,僧一行等人极大改变了传统意识,将一样样卓越绝伦的奇迹推到了世人眼前,他和唐代另一科学家梁令瓒合作制成了观察日月运动的黄道游仪和观察天象的浑天铜仪。开元十二年(724年),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支持下,一行发起和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活动,根据测量数据绘制了《覆矩图》,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出了子午线的长度。开元十五年,一行完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大衍历》,《大衍历》对后世的历法修订有着重要的影响。
唐玄宗时期最活跃的莫过于诗坛,这个时期不但诗的成就很高,而且诗人也很多,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孟浩然;有“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的贺知章;有“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李颀;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崔颢;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当时公认的文宗王维;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岑参;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王昌龄;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王之涣;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等等。
除了上面列举的那些一流人物外,唐玄宗时期还活跃着一些成“仙”成“圣”的超一流人物。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张旭是“草圣”、吴道子是“画圣”、杨惠之是被郭沫若赞誉为只有米开朗基罗才可与之抗衡的“塑圣”。
这些风流人物,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些风流人物的大部分活动时间或者很大一部分活动时间都在唐玄宗时期的开元、天宝年间。也正是这些风流人物,使唐玄宗时期的中国文化出现了罕见的繁荣。
二、唐玄宗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分析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文化上像唐玄宗时期那样繁荣的似乎只有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时代。“诸子百家”虽然比唐玄宗时期还活跃一点,但其产生和发展历经了几百年的时间,况且那个时期社会制度面临着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社会制度的变革需要一批思想家来带动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而推动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发展。唐玄宗时期短短几十年间在同一个国度里涌出众多的风流人物,无论是在中国历史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现在我们来简单的探讨一下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
(一)“开元盛世”的影响
武则天退位之后,唐帝国的朝局陷入混乱,社会在渐渐衰退。唐玄宗李隆基经过几次政变取得政权后,任用贤能、为恢复唐太宗时代的辉煌而励精图治,最终开创了比唐太宗时代的“贞观之治”更加繁荣的“开元盛世”,“开元盛世”被很多历史学者认为是汉武帝时代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强盛时期。盛世的出现,为中国文化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更为广阔的舞台,并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勃勃生机。
“开元盛世”强大的国力为唐玄宗时期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当时以天文历法为主的科技上,国家的强盛为各种天文测量提供了强大的客观条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封建社会,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和太平的盛世做后盾,政府就不可能有实力支持僧一行就在开元年间身披着袈裟率领一支经过训练的测量队对中国的疆域进行空前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一行就不一定能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出子午线的长度,也不一定能完成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大衍历》。如果没有强盛的国势做后盾、没有强大国势开创者唐玄宗李隆基的支持,僧一行不一定能在天文、历法、仪器制造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卓越的成绩,成为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卓有建树的著名科学家。
盛唐时期中国的疆域东临日本海,西抵中亚阿姆河流域,北至西伯利亚,南达中印半岛。在如此辽阔的疆域里,当时中国无论是制度文化还是经济文化,都是世界最先进最繁荣的。在辽阔的疆域和繁华的盛世塑造下,唐人的胸怀也是宽广的,由于博大的中国文化所塑造,唐人并没有歧视和压迫弱小民族的恶劣秉性,而是以“有容乃大”的气度积极同他们进行经济、文化上的交往。在频繁的交往中,汉族文化并没有排斥其他文化,而是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使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