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不知道中国的脊梁是不是鲁迅先生所赞美的脊梁,而且也不知道这个脊梁和那个脊梁有什么关联或关系,总之现在许多脊梁同时摆在人们面前,让人不放心到底应该依靠哪一个脊梁为好。脊梁,是一个人的顶梁柱,没有它人无法
不知道中国的脊梁是不是鲁迅先生所赞美的脊梁,而且也不知道这个脊梁和那个脊梁有什么关联或关系,总之现在许多脊梁同时摆在人们面前,让人不放心到底应该依靠哪一个脊梁为好。
脊梁,是一个人的顶梁柱,没有它人无法直立,便就更无法行走。人可以没有心、没有肝,但是万万不能没有脊梁。因为没有心肝顶多如同动物,而没有脊梁则连个动物都不如。每天爬在地上、抬不起头、直不起腰,身体软软的,像一条蛆虫,瘫软于泥泞之中,任人们嘲弄、鄙视、甚至打骂而毫无自卫能力,更不必说什么反抗。脊梁能够使人站立,只要站了起来,即使仍旧虚弱,也会使人恐惧,因为毕竟是那么大的一个躯体。
至于一个国家,其实根本的道理相似。一个国家首先必须能够站起来,然后才能做其他的事情。正因为如此,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站起来,应该归功于她的脊梁还保持完好,没有折断、没有破损、没有患上骨病,而之所以能够保留这个脊梁,正是由于鲁迅先生曾经提到过的那些仁人志士们的日常维护和修复。这些人其实并非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脊梁,真正的脊梁只有一个,那就是全体中国人民。鲁迅所说的那些人,不过是中国脊梁的忠诚卫士。
一个人不可能有多个脊梁,只能有一根,多了反而会互相干扰和排挤,必须卖了一个才成,虽然这个脊梁会有许多医生为它服务,保养它、治疗它、使它维持基本功能。
脊梁是支撑一个人能够像人一样生活的基础,国家也同样,脊梁是支撑这个国家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个国家全部都是精英,她将无法生存,更无法发展与进步。没有脊梁只有肉,不管是精肉还是肥肉,不能使人立起,反会成为累赘。
人们往往将中国的脊梁仅仅局限于各类社会精英,而恰恰忽略那个真正的脊梁,并非因为对鲁迅先生文义的错觉,而是出于本能。在他们看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左右其中的只是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是那些浮于人群之上的人上之人,其实大谬不然,他们忘记了,如果没有众多默默无闻的普通民众,不会有人能够叱咤得起来;没有如水的草芥之民,不会有人能够浮得起来。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实,山脉的隆起,首先不是山峰,而是整个平地或谷地,由于地壳的变动,整体上升,最终形成山脊与山谷,山脊很有可能正是原来的谷地。而带动整个地区上升的,恰恰是那片不被人看好的凹陷之地。
人们总是在口头上翻来覆去地大讲什么: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谁知到了真章时,却又正好忽略了人民。这是为什么?只有一个解释:人民在平时,看来就如水——柔弱、随和、平淡、无奇,只是供雅人的欣赏与刺激诗人的灵感而存在。他们只看见水中的浪花和波涛,能够使人感觉到惊涛骇浪的激动。谁能够联想到,那些浪花与波涛不正是深厚的水的一个小小的表现吗。
口头重视人民,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时髦。自私透顶的皇帝,也将人民视为瑰宝,说什么“民为天”。谁知他前脚说完,后脚就以自己为天。人民不过是他用来为自己增添光彩的蜡烛而已,切末上他的老当。
现在又老调重弹,平时喊得震天价响的人民万岁,在“评选”什么“脊梁”的时候被忘到了“爪哇”岛,随手捡了几个有那么些名气的,不管他们是干什么的,统统给戴上大大的“脊梁”的帽子,没有人在意这些人能够不能够担当起脊梁的重任,到了共和国危亡之际,能够不能够承担起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于水火之责任。
历史惊人地相似,历朝历代,当国家的真正的脊梁被沉重的负担压迫得无法直立、被有钱有势者视为粪土踩于脚下之际,正是这个脊梁开始隆起之时。他起先慢慢地、缓缓地向上,拱破地面上的草皮,继而,又拱破身上的枷锁和重物,最终拱破甚至大山,于是突起,成为山脊。只有在这个时候,那些平时作威作福的人们才发现恐惧和可怕,但总归为时已晚,纷纷被拱破的山石无情地掩埋,成为“遗迹”,一个新的时代由是诞生。
什么是脊梁?仔细地琢磨吧,小心地斟酌吧,千万别出错,因为这个事情不能错第二次,一次就足以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