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角色
作者:舂融时间:2025-05-09 08:44:20热度:0
导读:广东19岁的女孩儿孙秀娟到福州给人当保姆,被雇主不当人看,经常遭到毒打,最近竟惨死在雇主家中。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时,说保姆是弱势群体,应立法加强其权益保护。保姆是弱势群体,这不差,但报道也没说打人凶手高
广东19岁的女孩儿孙秀娟到福州给人当保姆,被雇主不当人看,经常遭到毒打,最近竟惨死在雇主家中。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时,说保姆是弱势群体,应立法加强其权益保护。
保姆是弱势群体,这不差,但报道也没说打人凶手高某就是什么强势群体,大概也属于一般百姓吧,除了收入比保姆高些,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等比保姆好些,还应该跟保姆归为一类。如果不看打人这件事,媒体在说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时,一般来讲也应该包括高某在内,高某的角色也是一个弱势群体。但一站在更弱的保姆面前,他的角色就变了,就立刻成了强势了,以至于强到可以对保姆任意毒打,甚至将其打死的份上,这就是我们的一些老百姓。
有时候,我对老百姓自身的角色感到糊涂。前一阵一个老艺术家谈食品安全问题,他抱怨说,现在吃粮食有毒大米,吃蔬菜含剧毒农药,馒头是被硫磺薰出来的,海带是被福尔马林泡出来的,老百姓真是没法活了。听他的话,老百姓的角色是受害者,我就想,受害的是老百姓,那害人的呢,不也是老百姓吗?生产毒大米毒蔬菜的是农民,蒸硫磺馒头泡福尔马林海带的是小商小贩,他们不都是老百姓吗?老百姓是受害者和害人者双重角色呀!这两种角色还可以互相转换,让农民到城里来买粮食吃,他照样会骂那些粮农菜农,让城里人去种地,他也难说不下“毒手”。当然,这位老艺术家不会,请您千万别误会。
对老百姓这种角色的善变,还能拿很多事说明。没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一说起机关的工作作风来,很多人都会有意见,什么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景德镇的瓷器——一套一套的。这不能说不对,一些政府机关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可一旦他进了机关工作,也很有可能会是那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角色马上就变化了。我有一个同学,原来在市场上做小买卖,有时候被收税的刁难,一跟我说起来就气得不行,可一年前他通过关系也进工商所当上市管员了,照样是刁难别人,再跟我说我就气得不行,觉得他是个变色龙。对于腐败,没人不痛恨,谁说起来都会怒火燃胸膛,这种恨大概也是真的,可又薄得象一层窗户纸。有多少人又暗暗羡慕那些因手中有权而能捞取好处的人呢?他们认为那是本事,自己家里要是出那样一个人,会成为炫耀的资本。我曾在某实权部门当过计划员,手中掌握着物资分配的权力,有一年春节一些客户给我送了好多大鱼大虾和营养补品,我就没再采购年货,我真是美呀,我老婆更是欢欣鼓舞。这就是说,我痛恨腐败,可一旦我有了腐败的条件,也难免会完成角色转换,成为一个腐败分子,把以前的痛恨全给忘掉。
鲁迅说“人一阔脸就变”,就是在批评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劣根性。可那个雇主高某还没阔呢,脸就变了,变得“狗脸生六月之霜”。我看鲁迅的另一句话更适合他——“由奴隶成为主子的人对待奴隶,比原来的主子更凶惨”,他把人性当中兽性的一面表现得真是淋漓尽致。中国人这种角色的善变,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原因,几千年的尊卑和等级观念,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我们现在要建设现代社会,这些观念都是根本性的阻碍。鲁迅先生提出要改造国民性,这真是一针见血。改造经济,改造政治,改造文化,都应该以改造国民性为前提,否则,这些改造都极有可能会最后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