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小说 > 文章内容


导读:宋仁宗年间,河南安阳县城南有一座寺庙,因无和尚看管,房屋日渐破旧不堪,庭院杂草丛生,甚是荒凉。天长日久人们便不再进寺庙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一日傍晚,忽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顷刻间倾盆大雨而至。有一个
宋仁宗年间,河南安阳县城南有一座寺庙,因无和尚看管,房屋日渐破旧不堪,庭院杂草丛生,甚是荒凉。天长日久人们便不再进寺庙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
一日傍晚,忽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顷刻间倾盆大雨而至。有一个屠夫正好回家,见风雨太大无法继续行走,便只好疾步来到这破庙里想先避避雨,等雨停了再回家。那知那场雨一直下到子时才渐渐停住,屠夫看看天色已晚,离家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自己身上又装着银子,行夜路恐有些不便,便在破庙里找了一块歇息之地躺下,准备天明再回家。谁知第二天一大早,有人却在破庙里发现了他的尸体,全身上下一片乌黑,头顶一个核桃般大小的洞正向外冒着黑浆,面目狰狞惨不忍睹。自那以后,但凡有人在破庙里寄宿,都会不明不白地死去,惨状跟屠夫一个样子,官府虽几次派高人立案侦查,但都一无所获,无功而返。一时间南阳县城人心惶惶,谈庙色变。
南阳城北五十里外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道士名叫宋伯阳,此人虽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与仕途无缘,屡试不第。后经一高人点化,投身道门,专除魔驱鬼为民除害。
一日,他下山传教,闻知此事,觉得很是蹊跷,便亲自到破庙里察看了一番,又向知情人详细地了解了死者遇害时的情况后,断定此事非妖既怪所为,便决心用自己所学除此大害。这天晚上,他身背斩魔剑,手握照妖镜,怀揣捆妖索来到了破庙里,掌起灯等候妖怪的到来。半夜,忽然阴风习习,房屋上瓦片发出稀里哗啦的声响,他借着烛光看了一下照妖镜,只见镜里显现出一个身着皂色单衣,青面獠牙的妖怪,正伸出钢钻似的尾巴,从屋顶向下探,那位置正好在他的头顶上方。他佯装不知,一边假装看书,一边用右手捏紧了手中的斩魔剑,随时准备出击。突然他觉得头顶一股冷风直朝他袭来,他急忙就地一滚将身体闪在了一边,只听“扑”的一声,一根黑色“钢柱”插进了他刚才坐的木板上。说是迟那是快,宋伯阳急忙挥起手中宝剑朝那根“钢柱”砍去,但见一道白光闪过之后,一股黑色液体从断裂处喷了出来,木板上顿时腾起一片白雾。宋伯阳来不及多想,提着宝剑跑出门外,屋顶上那只怪物已不知去向,他只好返回房间,拣起砍下的那半截尾巴细细地瞧了一阵子后,心中顿时有了对付那只怪物的办法。
翌日,他找了三个会口技的人,给他们穿上盔甲,分别安顿在破庙的东、西、南三个门口把守,然后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后又在北门依次挖了两个大坑,一个放上生石灰,一个蓄满了水并装上了阀门。一切安排停当,已是掌灯时分,他燃起蜡烛,盘膝而坐,专等那妖怪出现。约莫过了两个时辰,一阵轻风掠过树梢,随着沙沙声响,不一会儿那只怪物便出现在门口,一见他,便挥舞着两只大钳气势汹汹地朝他扑来。宋伯阳不慌不忙地掏出怀中的捆妖索,说了声:“着”,那条捆妖索不偏不倚正好套住怪物的两只大钳,那怪物见大钳被捆,又张开血盆似的大口朝宋伯阳喷出一股黑水,宋伯阳急忙一个“鲤鱼打挺”躲过那股黑水,接着一个“鹞子大翻身”闪到妖怪的右侧,挥剑砍下了那怪物的一只大钳,那怪物见自己喷出的毒液没能伤着宋伯阳,又失去了一臂,着了慌,急忙夺门而逃。此时东西南三个大门口鸡鸣声不断,妖怪只好朝北门而来。宋伯阳这时已提剑立于门口,指着那妖怪大喝一声:“孽畜还不现出原形。”那妖怪见已无路可逃,便舞动着剩下的一只铁钳妄图做最后一搏,那知还未走到宋伯阳的跟前,就听“扑通”一声,掉进了宋伯阳设下的生石灰坑里,宋伯阳见妖怪入了自己的圈套,迅速打开水闸,但见那怪物在石灰坑里挣扎了一阵子后,便直挺挺地躺在坑里不动了。此时天刚破晓,人们闻讯赶来点亮火把凑近一看,原来是一只足有琵琶大的蝎子精。宋伯阳命人烧了那个蝎子精的尸体,以防后患。
从此南阳再无妖怪祸害百姓之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