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汽车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疯狂的扭动着,那样子就像我们在电视里见到的少男少女为散发自己青春激情而扭动着迪斯科。公路两边的高高低低的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各种树在我们的眼里忽隐忽现,而在我的有些晕眩的感觉里,仿
汽车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疯狂的扭动着,那样子就像我们在电视里见到的少男少女为散发自己青春激情而扭动着迪斯科。公路两边的高高低低的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各种树在我们的眼里忽隐忽现,而在我的有些晕眩的感觉里,仿佛是隐身在闪烁的霓虹灯下的舞池中的男男女女。我的心随着汽车的颠簸欢快的跳荡着,尽情的享受着这种新鲜刺激的感觉。我的同伴们也都在欢快的大笑着,放肆的谈论着,也跟我的心情一样欢畅。
其实在我们出发之前,我们已经尽可能详细的了解过磨盘山,不仅知道它是我县重要景点之一,风景优美;同时知道那里是如何的贫穷,知道走趟磨盘山是如何的艰辛,甚至知道许多像我们一样满腔豪情要一睹磨盘山风光的“英雄人物”最后都是半途而返。我们何尝不明白步他们的后尘是多么愚蠢多么不智,但在听取了采风团领导的讲话和几位老者的鼓励之后,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毅然决然的决定要踏上磨盘山顶,一睹它的芳姿。
驾驶员是个很幽默的小伙子,他曾到过磨盘山的新村,在路上他就跟我们两位女士开玩笑说:“磨盘山的光棍很多,那里有很多一家几兄弟接不到媳妇的,你们两位别去了回不来哈。”于是一车的人又嘻嘻哈哈的哄笑着,给这原本也有些无聊寂寞的旅程平添了许多的生趣。走了近一小时,我们来到了新村。尽管之前我们已有足够的心里准备,但我们看到了那里的一切的时候,还是感到非常的震惊。一路上那种欢快的心情突然间变得异常的沉重起来。我是生长在农村的,也去过很多贫穷的地方,目睹过很多贫穷的实况。但磨盘山新村这样的境况,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在我们停车的地方是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沿着公路的两边,正在修建十多间砖房,有工人在上面施工忙碌。不远处有一幢用杉树的皮子盖的木架房,房子顶上长满了青苔杂草。大概是房顶上并没有太多的养料吧,那些杂草也早早的开始有些泛黄,显得没精打采的,在高原特有的约带凉意的微风中瑟缩着。由于刚下过雨,雨水不停的从树皮上悄然滑落到檐边,又稍微向下檐的内口倒流回去,滴到屋檐下。房屋的架子向一方倾斜着,似乎随时的准备坍塌。屋内很潮湿,靠近板壁的地脚微微反射着青苔的绿光。被柴草烟熏黑的内壁,似乎笼罩着一层细小的水珠,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据镇领导介绍,这里的农民居住的房子都很分散,每两家相隔的距离最近的都有两三公里。几乎每家的房子都是这个样子。由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这里稍有出息的男男女女都也外出谋生。这里确实有很多的单身男子。当地的年轻女子都不愿留在这里,要么选择打工,要么嫁到山下;更没有外地的女子愿意嫁到这里。许多因为各种条件无法外出的男子留在了山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棍。而这里也就成了“光棍村”。同行的一位摄影爱好者郑师来到一家农民家中,家里只有兄弟俩,都三十多岁了没有结婚。其中一位还是瞎子。房屋早已破难不堪,连盖房顶的树皮都已经破碎。郑师摄下了那些破难的房屋,无奈地摇了摇头叹口气说:“真是老火啊!”我能看出,他的心情也是沉重的。
在新村停留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开始登磨盘山。镇里的领导请了一位农民给我们带路。据他介绍,平时他们走磨盘山约八十分钟,而以我们的速度,则至少要两小时。山路很崎岖,到处长满了杂草,根本没什么路。在这荆棘丛生的“路”边,不时看到有野猪啃过的痕迹。带路的农民用刀在前面劈开那些杂草,我们便顺着走上去。一会是上山,一会是下坡。杂草和树枝总是挂住我们的手臂,我们不得不走走停停地避开,即使这样还是有好几位同行者的手都被刺抓流了血。经过了两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磨盘山顶峰。山上的风光确实很美,有一片一万多亩的竹海,那是一道比磨盘山更吸引我们的风景。竹林不是很高,却密密密麻麻,让人要弯着腰才能走进去。由于竹林太密太细,我们行走其中却看不到天空。在竹海内,有一墩形似磨盘的石头,石头不是很大,但很形象。磨盘山之所以得名,我想应该是跟这个磨盘有着直接的关系吧。磨盘上长满了青苔和杂草,随行的朋友们将它清理掉,大家都很激动,为着这个闻名很久的磨盘,我们成了这里的“英雄人物”,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豪。据村民们说,这里与武隆的一个镇接壤,经常有那边的农民,为了将烤烟背到洛龙卖个好价钱,要走这条根本没有路的山路,而背着烤烟往返一趟磨盘山,足足需要一天的时间。
返回新村的满身时候,每个人都已精疲力竭,满头大汗且浑身是泥,手臂还被刺抓了好多口子,又累又饿。好在带了些干粮和水,我们才能坚持走回来。我们在新村一位农民家中休息了一个多小时,据这家人说,他们经常去磨盘山,有时是去打笋子,有时是从这里去赶四川。我很难想象,这样一座杂草丛生、根本没有路,时而还有野猪侵袭的大山中,居然有这样的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经常要去翻越。
回到我们停车的地方,看着正在修建的十多间砖房,我想,这是磨盘山上唯一具有现代色彩的建筑了,它承载着新村人的梦想和希望!据镇领导介绍,为了改善山上农民的居住环境,由山上的农民和政府共同筹集资金修建了这些房屋。他们想把这些分散的农民聚集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村寨,“新村”也因此而得名。而在这些房屋中,有好几间是专门为那些单身男子汉们准备的。我们刚才休息的那家村民告诉我,他家也在新村集资了一套房子。听到镇领导说十月份就可以搬进新居,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看到这里的一切,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我们从不曾想到,在道真县的这个角落,居然生活着这样贫穷的人们。我们就要离开,而我却似乎听见磨盘山在呼唤,新村在呐喊。好在近年来,镇领导对这里的建设高度重视,修通了通往磨盘山的公路,并筹集资金修建移民房屋,为一些孤寡老人,生活陷入绝境的农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讲起这些的时候,镇里的几位领导都感到很欣慰,他们说,尽管我们今天看到的磨盘山依然贫穷,但与前几年相比,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观。近年来,靠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镇里大力发展烤烟、玄参等经济作物,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磨盘山的明天会慢慢好起来,新村的建设会带给山里的人们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