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陵公园
作者:职贡时间:2025-05-09 18:55:31热度:0
导读:从军正商务酒店到北陵公园中间只隔了辽宁省军区大门、辽宁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处和一条公路。因头天下午我们去辽宁省高等教育认证中心办事,能够答复我们问题的中心领导出差不在家,便给了我们一天游玩的时间。岂知那
从军正商务酒店到北陵公园中间只隔了辽宁省军区大门、辽宁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处和一条公路。因头天下午我们去辽宁省高等教育认证中心办事,能够答复我们问题的中心领导出差不在家,便给了我们一天游玩的时间。岂知那天晚上同事病了,第二天要去军区门诊部输液。军区门诊部与北陵公园隔一条街道(公路),恰好军区门诊部隔壁是军区后勤训练基地招待所。我一早去问了价格,一百四十元订了一个标准间,然后搬了过去。放好行李,送同事去军区门诊部输好液,同事说不用我管了,便决定去游北陵公园。
横过四车道公路,向东行约八十米便到了北陵公园的正大门。大门是由三间房式建筑和围墙组成。大门到街道约三十米左右,为单檐歇山式建筑,三道拱门。大门两侧为一字琉璃袖壁。大门与围墙形成凹形,正面对着北陵大街,建有两个大花台。花台里种植着红黄绿三色花,并树着2013字样,花的中间有喷泉。大门左侧树着一块高约一米的石碑,碑座为绿色花岗石,碑为白色花岗石,刻着“世界文化遗产清昭陵”。大门右侧一方立着一块一米高的木制玻璃牌。玻璃牌中间是昭陵的平面图,左侧用英文介绍昭陵,右侧用汉语介绍昭陵:
“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景观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北陵公园位于成盛京(沈阳)古城北约十华里,占地330公顷,清朝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的陵墓清昭陵就坐落其中。
北陵公园总体布局以清昭陵陵寝为中心,分为陵寝、陵前和陵后三个部分。陵寝占地面积16公顷,建筑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规制,主体建筑均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其他建筑沿两侧对称排列,系仿明陵而又具有满族特点。在陵寝西侧百米建有安葬太宗众妃的“贵妃园寝”懿靖太贵妃、康惠淑妃等十一位皇宫佳丽葬于此间。陵前自正门内沿主干道东西两侧有荷花岛、友谊园、芳秀园、柳堤、眺望水榭等园林景观,其中占地面积约3公顷的芳秀园为园中精品,陵后是漫漫数里的古松林区,松龄大多超过300年,是目前国内现存的最主要古松林群落之一。
北陵公园于1927年5月被奉天市政公所辟为公园对外开放,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2009年又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被世界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位。”
大门两侧还有两座下马碑和两座棕黄色平房。右侧的平房是售票处。花六元钱购买了门票进入公园。公园的主干道很宽,叫参道,二十余米,中间是四车道柏油路面,车道两边是花台,花台里种植着塔柏,塔柏之间的空地里盛开着黄色、白色、红色、紫色、血清色郁金香。
追随郁金香百余米,从不同角度拍了好多照片。突然,右手边一湖碧水出现眼前。据指示牌介绍,北陵公园的东湖加上青年湖,计约30万平方。湖对岸的沁芳亭传来美妙的歌声,悠扬无比,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以为是歌舞剧团的年轻歌手在晨练,好奇,追随歌声而去。亭内人影闪动,莺歌燕舞。近了,原来都是些退休后好歌之老人。立于亭阁外的树林里,静听片刻,感动肺腑。
离开亭子,沿着湖岸前行,一片并不宽阔的空地上,有三个女人在那里锻练,观其动作不知练的是劈叉或是柔术。其中一位女人着粉红色运动装,另一位女人着黑色运动装,还有一位女人着藏蓝色上装和洗得有点发白的那种蓝色牛仔裤。我被粉红色女人奇特的劈叉动作所吸引,立住观之。粉红色女人坐于地,髋部竟然柔软到能让双腿伸直从臂膀两侧直刺天空。着黑色运动装的女人,在旁边试着做了好几次,都未成功。我试着走近她们,原来三个女人的年龄都一大把了,最小的也应该有四十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女人身体能柔软到如此境地,让人惊叹与佩服!我好几次想用相机拍下粉红色女人的精彩劈叉动作,但怕她发现不高兴终不敢。后来,远离她们练功的地方,采用焦距拉近的方式想拍一张粉红色女人的精彩劈叉动作,由于她停止了练习,未能如愿。
我沿着东湖岸游玩,不时见着几个垂钓者在柳岸成荫处静候鱼儿上钩。三十余万平方米的湖面,碧波荡漾,一发髻高挽身材颀长的清朝女子立于湖中,也许那是某一位后妃,但并不见经传,只是在脑海里想想而已。湖边有一游船码头,无数条脚踏船、快艇静候在那里,等待着观光者泛舟湖上。
东湖被参天古松环抱,草木幽静葱郁,鸟语花香,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二千多株三百年以上的古松,形状大体相似,摇曳挺拔,参天蔽日,难以区分。因此,我离开东湖时有些晕晕乎乎,不知东西。稀里糊涂横过参道,来到芳秀园。芳秀园是北陵公园的园中园,总面积四万平方米,种植了近二百种植物,四季分呈,各具特色。初春樱花盛开,满园飘香;盛夏荷花竞放,柳浪闻莺;深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苍松挺拔。园内建筑与景观巧妙结合,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园内正进行清朝宫女太监生活展,但由于时间不太充足,只在芳秀园门口随便看了一下园内的介绍就离开了。
离开芳秀园,东走西窜又回到参道上,看见两样古老之物:一是下马碑,一是华表。看过华表,往前走五十余米,是一个大广场。广场用花岗石铺就,横竖约百米。广场中央立一铜像。近看之,乃明朝第一个皇帝皇太极塑像。塑像高约五米,基座用花岗石砌成,高约两米,正面刻着“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字样,背面撰写的是皇太极生平事迹。皇太极的铜像高约三米,身穿满族男装,披战袍,头戴将军花翎,两眼直视前方,左手按住腰间佩剑,右手拇指与食指分离,其他三指微屈。完全是一幅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形象。
离开皇太极广场前行,两边的松树林里每隔二十米左右置放一动物,分别是狮、马、骆驼、大象等。
再往前行有一座桥,铜牌上写着“神桥”。该桥“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3孔拱形石桥,长47米,宽12米,原为青砖铺地。桥下是玉带河。神桥是明清帝王陵寝中普遍使用的建筑。既有装饰陵寝的作用,也是陵寝排水的渠道。起到保护陵寝的作用。此桥为解放后翻建。”桥头两边各有一株枝桠繁茂的榆树。树下有一块花岗石石碑。石碑上用中英文刻着“世界文化遗产清昭陵”。
在石桥上观察,玉带河其实不是河,而是由桥分开的湖。桥右边的湖应该是东湖的一部分,只不过中间由一个七孔桥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