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夔门赤甲山很美。能登上赤甲山顶,一览赤甲山雄奇风姿,由来已久。但不知是怕那崎岖的荆棘小道难走,还是因了懒惰的缘故,欲登夔门赤甲山总未能成行,实是一件憾事。还好,我手头正好有一部清光绪十九年《奉节县志》
夔门赤甲山很美。
能登上赤甲山顶,一览赤甲山雄奇风姿,由来已久。但不知是怕那崎岖的荆棘小道难走,还是因了懒惰的缘故,欲登夔门赤甲山总未能成行,实是一件憾事。
还好,我手头正好有一部清光绪十九年《奉节县志》,在那志书上我粗略地领略了赤甲山的风彩,了解到许多有关赤甲山的诗文、掌故、轶事,似弥补了尚未登临的遗憾。
赤甲山,在白帝城东长江瞿塘峡北岸。
赤甲山山石奇特,如鱼鳞甲胄,山上草木不生,略呈红色,故名赤甲。又说是因2000多年前的巴国赤甲军曾屯兵于此而得赤甲之名。
远望,赤甲山形如一只硕大的仙桃,故又名桃子山。
“赤甲睛晖”是古夔州十二胜景之一。
赤甲山胜景我虽没有亲临,但在绵雨新晴或丽日朗照之时,我曾从不同的角度远远地凝望、观赏过她。
清晨,一轮红日从峡口腾跃而起,散发出一束束如水晶色彩的光焰。那浅蓝、深蓝、黛蓝色的薄雾把夔门峡野涂抹成一幅水彩画,画上似有焰火烁闪,分外妖娆壮美。
黄昏,当一轮夕阳欲落西山,夕光返照之际,远远地眺望,整个儿赤甲山形如一只巨形蟠桃,红里透白,白里发黄;黄里泛青。山峦与夕晖相映,雾霭与落霞媲霁,把赤甲山点染成一首大诗,一个幻梦……
“赤甲晴晖”久负盛名,居夔门十二胜景之首,还在于它有比自然景观更耐人咀嚼的人文景观。就是因了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地融合,才使得赤甲山盛名久负难下。《奉节县志》有诗赞曰:“岸然张竦掖晴空,袒裸犹存太古风;我正昂头向天外,君先振臂入云中。山肩高耸如人瘦,苔发全无讶尔童;火色漫夸腾上速,日光宠借十分红”。这是一首远角度观赏“赤甲晴晖”的诗。还有一首近距离观赏“赤甲晴晖”的诗:“为怜海内文章客,赤甲三年再卜居。遁迹林泉同鹿豕,甘心天地老樵渔。岩前丹嶂将何似,雨后晴霞总不如。最是霜林初醉后,满天枫叶落来疏。”
清光绪十九年《奉节县志》载:赤甲山顶有一洞,明朝夔州知府虞有爵曾弃官隐居于此,故后人便将此洞名为“虞公洞”。
也许世间的事情就是如此,想留名的而没有留名,不想留名反而更有名,这似乎是相辅相成的真理。那虞公因洞而身显,这洞也因虞公而得名。县志上关于虞公其它事迹未载,但有关虞公的传闻却为赤甲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据传,虞公隐居后曾修道成仙跨鹤登天而去。又说,虞公弃官是看破官场腐败去做了和尚不知所终。还云,虞公终老赤甲山顶临逝在洞壁镌刻“岩居川观”四字让后人思索……虞公去向今已无从查考,但从“岩居川观”四字来看,虞公并非将红尘看破,他身虽隐,而心依旧,欲看破而未破,实隐逸而未隐逸,心境错综复杂,人生好梦难求,只得在“岩居”之上“川观”鸟瞰红尘世事,官场龌龊,欲逃避而逃避不了,心,仍有一系之恋。说穿了,这是逃避现实。我认为,虞公逃避现实的方式实不可取。而人应该有一点冒险或敢于面对现实的精神。
公元1995年10月28日,有世界高空王子、平衡大师之称的53岁的美籍加拿大人杰伊?科克伦先生,在赤甲山前,敢为天下先,敢于冒险敢于面对现实,他用53分10秒成功地走过了横跨赤甲山与白盐山之间总共宽640米、高分别为375米、405米的横拉钢丝,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设若他面对悬岩绝壁,滔滔峡江水,畏手畏脚,犹豫不决,他能成功吗?科克伦先生的壮举为赤甲山胜景增添了壮观、精彩的华章乐段……
而最壮观、最精彩的当数新疆杂技团年仅26岁的“达瓦孜”传人阿地力了。公元1997年6月22日上午十一时整,阿地力在原科克伦斜拉钢丝72对减少36对的情况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13分48秒的最佳成绩,打破了科克伦创造的三峡走钢丝吉尼斯世界纪录。阿地力终于圆了他征服长江三峡,挑战高空王子,冲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好梦。他也是中国唯一一位敢于宣战科克伦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中国人。据说,阿地力在筹备走三峡钢丝的过程中,曾向全国各地一些名牌企业发函,请求支持他的这一爱国行动。然而,筹备整整两年,却没一家企业理睬。阿地力挑战科克伦的步履维艰,不得不四处“卖艺”,才为走钢丝筹集了20万元。
而科克伦所用的经费是2000万元,为阿地力的100倍!阿地力太寒碜了。这冷淡的背后是什么?阿地力没有去多想。他一路吃着烙饼从新疆赶到奉节,住最便宜的旅店,吃最简朴的饭菜。但他却用惊人的速度,惊人的才华,征服了三峡,也征服了世界!阿地力扬眉吐气的神情成为了一道旷世无双的人文景观!!
历史终将如赤甲山下的滚滚瞿塘之水远去不回。当年,虞公采取的那种逃避与科克伦、阿地力先生的举动实不能相提并论。设若虞公有科克伦、阿地力先生的那种敢于面对现实冒险的精神,他将不会选择逃避,他将面对现实干一番伟大的事业。至少,可以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内作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实事……然而,历史的悲哀正在于此,时代的局限也正在于此。
因此,我要说,赋物以人情是世间最美的景观。赤甲山景观正是因了有虞公、科克伦、阿地力先生等人情的赋予,才显得如此的迷人。
据说,现今的虞公洞内,还有虞公当年用过的石桌、石凳等物,不知真假与否。有朝一日待有闲暇,我定要登上赤甲山顶亲眼目睹一番,借物凭吊,触景生情,也许还会写出一篇更美的文字呢。
赤甲山很美。而赤甲山的人文景观更美!

1995年10月27日夜诗城
1997年6月28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