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古寺颂唐风
作者:车戽时间:2025-04-17 07:37:53热度:0
导读:辽阳是历史文化土壤丰厚的地方。先人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在这里留下了各种历史遗迹。这些遗迹和传说,丰富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在辽阳县东部山区河栏镇内有一个
辽阳是历史文化土壤丰厚的地方。先人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在这里留下了各种历史遗迹。这些遗迹和传说,丰富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在辽阳县东部山区河栏镇内有一个村,叫鸡鸣寺村。为什么叫鸡鸣寺村?是因为这个村早先有一条河,叫汤河。汤河东岸有一座小山,山半腰有一座寺庙,叫鸡鸣寺。鸡鸣寺在这个村内,于是村因寺得名,这个村也叫鸡鸣村了。只是现在这个村还在,寺庙早已不在了。
寺庙虽然不在,但遗址尚在,建立寺庙的传说还在。它和今天还依然悠扬的鸡鸣一样,在传诵着大唐盛风。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率白袍将军薛礼东征高丽,一路从关内行军到辽东重郡辽阳,再由辽阳行军到今河栏境内的汤河东岸,现汤河水库南端岸边的一个山根底下。时间已近傍晚,唐王下令扎营休息,第二天早上听到鸡鸣便起灶做饭,然后继续行军。
官兵们按照唐王的命令早早休息了。当大家睡得正香甜的时候,侍营兵就听到鸡鸣了。他叫醒了唐王,唐王不相信鸡鸣这么早。侍营兵请唐王出帐细听,果然听到了鸡鸣。于是传令各营立即起床造饭。吃完后马上集合拔营。刚刚行军五、六里路,迎面遇到一队敌军。原来这队敌军是夜半偷营的,想趁唐军熟睡之机消灭唐军。于是两军立即开战。唐军由于刚吃完饭行军,队伍整齐,士气正旺。不到三、四个时辰,敌军就被打得大败,扔下一堆堆尸体,其余的仓皇逃跑了。当唐军收拾战场的时候,大家看到满天星斗,其实刚过半夜,离鸡鸣还早呢。
大家一想,这是上天的护佑。没有这个鸡提前鸣叫,就会遭到敌军偷营,大家就会稀里糊涂被敌军杀死,东征的计划就会落空。
于是唐王下令,让士兵按照刚才鸡叫的大致方位分头去找养鸡的人家。按照当时鸡叫的方位找到山半腰的一个场地,是老百姓盖房子采石头的一个采石场,根本没有人家。大家正在寻找的时候,又听到附近有鸡鸣。仔细一听,鸡鸣是从脚下地底下传出来的。唐王下令士兵顺着鸡叫的声音往下挖。一直挖到日头爬上山头了,也没挖到什么。突然,一个士兵挖出一个小石洞,石洞里有一个石鸡脑袋。石鸡脑袋鸡冠和眼睛形状分明,栩栩如生。士兵呈给唐王,唐王一看,说:“这是鸡神哪!”士兵们齐声欢呼:“谢谢鸡神!唐王万岁!”
唐王为了报答这个石鸡,也为了纪念在这里的战斗胜利,下令地方官在这个场地建筑一座寺庙,里面雕塑一个器宇轩昂的彩色鸡神,并封寺庙为“鸡鸣寺”。从此,这里年年风调雨顺,搬来的人家越拉越多,村子从此也就叫“鸡鸣寺村”了。
因为辽阳是辽东重地,多次遭受战乱。鸡鸣寺在哪一场战乱中被毁掉,当地老百姓也说不清楚了。只有它的遗址还存在,一些破转碎瓦,掩映在荒草之中,仍然引来许多人来凭吊。20世纪70年代,一座大型的汤河水库在那一带建成,鸡鸣寺村一部分成为库区,小山半腰的鸡鸣寺遗址也埋在汤河水库下面了。
现在,鸡鸣寺村就在汤河水库旁边,山区常年遇到的旱灾,再也不光顾这里。改革开放后,这里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唐王征东时期老百姓的茅草房,如今都变成了红砖瓦房。汤河水库绿波荡漾,水库周围的小山绿树葱郁,柏油马路穿越村中。这一切把鸡鸣寺村打扮成风景如画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