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的路口
作者:摄统时间:2025-04-18 10:08:22热度:0
导读:我以为,买上那张车票时,我已走出了一座城市、一种梦,以及,北方的春天。离开河北时,朋友来信息说河北在下雪,我错过了。错过了,我没有回首。抵达上海,遇上滂沱大雨,称着高楼和街道那葱绿的树,还有上海天空阴
我以为,买上那张车票时,我已走出了一座城市、一种梦,以及,北方的春天。
离开河北时,朋友来信息说河北在下雪,我错过了。错过了,我没有回首。
抵达上海,遇上滂沱大雨,称着高楼和街道那葱绿的树,还有上海天空阴霾的云朵,恍惚地感到,离开河北的冬末,我已站在上海夏天的色彩里了。漏掉的,是一个春天。
雨,天天都是雨天。在北国两年多的生活已习惯几个月没有一滴雨水的日子,突然,面对绵绵的雨,在心理上,是兴奋的。
那条街,曾经在上海写手的字里读了许多遍的淮海路,二月二,我从淮海东路到淮海西路,只因雨,我坐在公交车上看不清她的美丽、她的小资,她的精致。
我赶往淮海中华大厦和延安西路的大众金融大厦去面试。一家是药房的营业员,一家是医学网站编辑。
投简历到营业员,只是为了有机会去面试而练练胆子,长点经验。而网站编辑,虽是自己的爱好,却没多大信心,也是试试自己的能力。
回来的路上,我想,我若对我的北方的同学讲起我的面试经历,她们一定很兴奋。
来的前一天,和晓贺一起去北国买吃的。食品上的商标,她撕下来贴在门前停的小车上。
每当这时,我喜欢叫她痞子。
“选辆漂亮的吧!”我说。
然后我笑了:“那辆,你敢不敢?”
我指向一辆车内有人的小车。
她,真就把标签贴上了。
一些细节,打动人心,一些细节,让一个离去的人带走了记忆。
《人才中国》报,我在网上投了十个月的稿件,以校园小记者的名义,全部是原创文学类。要离开前,见了校站长一面,向她讲清楚我要离开了,若要新招校园记者,就把我名字撤销吧!
不是不爱,是不能占着位置让有才华的同学失去这样的机会。但请她撤销前告诉我一声,让我可进去发个告别的帖子,即使将来,我也会常进去读大家的帖子的,虽然没有了发贴的权力。我还希望,我在省外,有一天,能在报摊上读到《人才中国》这份报纸。今日的《人才中国》报是我们河北省大学生自己的报纸,有一天,我希望她是全国大学生必读的报纸!我坚信我们的《人才中国》报有这个能力发展到那一步!
而就在我离开的那天,《人才中国》网站上发出了我们可去报社实习的公告,而且准备出版一系列大学生写的图书。而我读到这个贴时,人已在上海。也就只能跟贴说句:“太可惜了,东方老师发这个贴子的第二天,我已离开石家庄了!缘分有定数吧!”
不曾想,就是我这个贴子,东方老师居然给我写了站内信息,说我是主要人选,图书出版可由我们来选稿编辑。问我人现在在哪,尽快与他联系之类。关于《人才中国》报的领导,开会时见过几位,而东方老师,未曾谋面,却一直是我感觉最熟悉的,因为每期的《文学原创》栏,东方老师对大家文章的点评是我最关注最爱读的,精辟、深刻而且细致。不曾想他这样的大师会记得我这样一个在网站里安静得更像读者的人。
对我来说,这是很难得的机遇,是很幸运的事,可是我却面临着选择。去报社,我来上海,来去的路费就浪费了六百,而且去报社实习,没有工资,还得自己租房子。经济问题,我不能不考虑。若留在上海,可以住在姐姐的房子,可以有工资。
而不去,这样的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对文字的爱,我自己最清楚有多深。
董洁说,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想。看我这次如何来衡量了。
在上海,不是没有我的梦的。只是,习惯了石家庄生活形态的那份平和,我不会轻易忘掉。上海的快节奏、追求商业和利益,我也存有几分畏惧。
站在人生的小小路口,站在季节的绵绵春雨中,我不知上海的雨只能恍惚一梦、我仍要回到北方那座平和的城市,还是我得在这座有《萌芽》杂志社、有地铁的城市觅得我的一席之地。
也许,冥冥之中真的会自有编排!
上海的雨会停,我的生活也会继续。生命存在太多的不可抗拒。但我坚信,一些遇见,是最美好的童话!
路口,终究会成为一份怀念,一种美丽的色彩,在时光里悼念。
写于2009年2月27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