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我的奶奶一生勤俭持家,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到她七十来岁时,手头有了一些结余,可钱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与安逸,反而因几次受骗而深受“内伤”。她至今还弄不明白:为什么一位到月准时上门来结利息,声名显赫的私营
我的奶奶一生勤俭持家,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到她七十来岁时,手头有了一些结余,可钱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与安逸,反而因几次受骗而深受“内伤”。
她至今还弄不明白:为什么一位到月准时上门来结利息,声名显赫的私营企业厂长会欠巨债而突然人间蒸发,逃得无影无踪?她也一直惊诧:一个一边吃饭,一边大诉苦情,眼泪扑簌簌直滴在碗里的“当古董”的妇女居然是个骗子,而且骗的是位为她下汤圆的老太太。
我不免担心起来,便叫奶奶干脆把她那还剩的五千元钱放在我这,保证保险,到期给她点“利息”。奶奶一听十分赞同。
奶奶住在乡下,有时周末我会带些水果、营养品去看望她,当然也会给她一点零用钱让她改善改善生活。她总是不肯要,说:“你们还没有买房子,等你们买了房子还清了债,你给再多我都要。”她那溢于言表的自豪和铿锵有力的话语却掩饰不住她那善意的谎言。因为我参加工作后,多次给她钱,她总是说:“你还没结婚,等你攒了钱结了婚,你给再多我都要。”我着急了,连哄带骗地说:“这只是点零用钱,不会影响咱们购房计划,平时它还不够我打一次牌输的、买一件衣服的零头,这就当支付你存款的‘利息’吧!”
奶奶沉默不语,不再推辞,收下了钱。
打那以后,无论我回乡下,还是奶奶偶尔进城,我都不忘付给奶奶“利息”。她一改以前的谦虚,笑眯眯地收下了。奶奶在老家逢人便讲:我小孙子好呢,真是修来的好孙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的内心充满着欣慰和自豪。
尽管我多次叮嘱她要吃好穿好,不要亏了自己,但她依然过着“一锅粥吃到晚”、“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俭朴生活。
奶奶开始不断地往我这存钱,存款数在我惊异的目光中不断攀升,5200、5500、6000、6800……
水涨船高,本钱越来越大,自然支付的利息也越来越多了,从二三十到五六十,再到百儿八十。当存款达一万时,我有点动摇了,想一次性“连本带息”还了算了,但想到奶奶几次被骗的情景,我又坚持住了。
我和奶奶的亲情变得迷茫、尴尬起来。“支付”——“笑纳”成了我们祖孙见面的主要内容,利息让人变市侩了,我再也体会不到内心的欣慰、亲情的感动。
妻子已越来越不能忍受了,牢骚满腹地埋怨开来:“这不是明摆着‘借鸡生蛋’吗?今年利息平均下来达到两分啦,银行贷款才八厘呀!上个月她带二十来个鸡蛋来看她小重孙,你给她一百块,这蛋也太贵了吧——五块钱一个!”
我一个劲地哄着妻子,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我们夫妻俩的工资收入也翻了一番。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大建设,道路宽了,绿化美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我和妻子看了一套房子,位置、房型都很好,经过商量,我们办了公积金贷款,买了下来。
奶奶得知我们买房后,拖着她那多年的老寒腿到我家,异常兴奋地对我说:“了不起,小孙子!年纪轻轻就买房了。奶奶那一万多存款不要了,贴你们买房了。我还能劳动,田里种粮食,园里种蔬菜,够吃就行了,等我老得不能动了,你给再多我都要……”
此刻,我的喉头如哽似咽,说不出话来。一旁的妻子已是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