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知不觉在每天进出的小区大门口的几株迎春花的枝头看到了绽放的星星点点的金黄色的花儿,才知道春天已经来到了,一种思乡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来宁已经十几年了,对我而言,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不知不觉在每天进出的小区大门口的几株迎春花的枝头看到了绽放的星星点点的金黄色的花儿,才知道春天已经来到了,一种思乡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来宁已经十几年了,对我而言,对家乡最为思念的时候不是在中秋,而是在初春。虽然所在的城市风景秀丽,有玄武湖,中山陵,梅花山等众多景区,春天里的十里秦淮更是繁花似锦,游人如织。但她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家乡的春天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如果说都市的春天是一幅美丽山水的话,那么她总是带有一点人为雕琢的痕迹,其中还有几多的铜臭和香粉的味道。而家乡的春天她却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充满了天地灵动的原始气息,只要你看上一眼,那么她就深深地溶入了你的心灵,让你一生都难以忘怀。
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忘掉股票的涨跌,忘掉工作中的是非,忘掉生活上的烦恼,忘掉城市的喧闹和繁华……收拾起简单的行囊,我匆匆地踏上了返乡的火车。从南京南站上车,不到三个小时的行程,车并进入了历史上素有“江南第一米市”和“江南第一茶乡”之称的芜湖了,车过芜湖就就穿行在宽阔的原野之中了,青翠的麦田和金黄的油菜花连绵不断,一望无际。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蒙蒙细雨,让我不禁想起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那两句古诗,一种对丰收的渴望和喜悦从心底弥漫开来……
午后时分我踏上了家乡的土地—新港,这是一个位于长江中下游,居芜湖和铜陵之间的沿江小镇。我家的老屋临江而居,少年的我曾把这样的两句唐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为对联贴在自家的大门上,自以为最妥当不过了。那时喜欢唐诗宋词的我还固执地认为大诗人白乐天写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应该是为我的家乡而写的,而不是文史书上所说的是写杭州和苏州景色的。因为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那清澈的长江宛如一条碧绿的绸缎从我的家门口静静地流过,而日出的时候,朝霞映红了整个江面,不这正是充分地体现了这首《忆江南》的优美意境了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般,当年那个在长江边迎着朝阳背诵唐诗宋词的阳光少年转眼间早已过了不惑,如今的我在经历了那些人世沧桑,物欲横流的的岁月后还能找回年少时的那份超然和纯真吗?
天不知何时天已经放晴了,雨后的空气十分清新,一股甜甜的青草的清气混杂着油菜花浓郁的芬芳香气沁人心脾。我独自一人沿着江堤向田野走去,杨柳青青,远山如黛。在青山绿水中的旧时村落的茅屋已被一栋栋青砖黑瓦的新居所取代,再也不见了昔日那袅袅的炊烟,只有每年春来的燕子依旧在忙碌地飞来飞去,筑着它们的新巢。错落有致的麦子、油菜,还有田间地头的杨柳、桃花,把四月的江南装扮的五彩缤纷,春意盎然。独自一个人站在麦田的中央,我好像听到了麦子拔节生长的声音,她仿佛让我找回了青春年少的感觉,浑身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所有的烦恼和忧愁瞬那间都荡然无存了。
不知不觉中黄昏已近,坐在江堤上看夕阳渐渐西沉,蜿蜒东流的长江在晚霞的笼罩下波光粼粼,一碧千里。此时此刻心中不禁滋生起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来了,是啊,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生命脆弱,人生短暂,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自然的规律。许多年后我们每个人都将老去,但是春天是不会老的,故乡是不会老的,她如同我们的精神一样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