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病毒”一词近来运用最广泛的是计算机领域,网民深受其害。何谓“病毒”?顾名思义,是指病害。何病如此害人?词典、词海是这样解释的:“比病菌小,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病原体。一般能通过滤菌器。”“一类没
 “病毒”一词近来运用最广泛的是计算机领域,网民深受其害。
何谓“病毒”?顾名思义,是指病害。何病如此害人?词典、词海是这样解释的:“比病菌小,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病原体。一般能通过滤菌器。”“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有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有机体。一般能通过细滤菌器。”
这样的解释一在于强调病毒的“小”,二在于强调它的特征。细菌何其小也,我们肉眼凡胎尚且不能看到,何况“病毒”?可它的威力何其大也,我算是领教了。
节前,一日,嗓间有痰,吐纸上见有一丝红迹,没在意;第二日从喉间涌出的痰中有一丝黑迹,我还对同事发感慨:“空气太脏,灰尘都钻进肺里了!”其实,一周来,除了喉咙内隐痛外,还觉得胸口憋闷,整日禁不住哈欠连连。自以为是与老公生闷气,肝气不畅所致,或以为是整日伏案工作,大脑缺氧所致,没有在意。1号休息,想吃点治此症的药了事,又不知何药对此症,心内不免惶惶:可别得心脏病!还是做个心电图吧!
社区诊所有一位专攻心脏疾病的大夫,听了我的描述,并未表态做心电图,而是令我躺到诊床上,毫不客气地撩起我的上衣,他要听诊。我恨得牙痒,却也无奈,只得任他在我裸露的身体上听来听去。诊听一番后,他说:“心脏没有毛病,是感冒,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我虽有尘埃落定的感觉,却又有点不相信。我问:“感冒怎么会胸口憋闷?”
他说:“是病毒,可以感染影响到人的心脏。”
我第一次听说自己种病毒了。
果然,体内注射抗病毒药物后,我的不适病状消失。这回,我相信了:“病毒”虽小,威力大矣!它的威力在于能在体内复制、增殖、遗传、变异、分类,继而感染各个健康的部位,吞噬健康的细胞。
这也就是计算机“病毒”百战不殆,愈杀愈强,让人头痛不已的原因吧!
“病毒”的危害性让我想起现世一种说不清楚是消极颓废,还是积极时尚的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已婚男女群体中。古时,法律上将此称为“偷奸”,墨客将此喻为“红杏出墙”;建国以来,民间有的地方将此詈为“破鞋”,官方屑称“作风问题”。
随着民俗改革的深入化,人类文明程度愈益提高,对感情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第三者”一词应运而生,社会称此为“婚外恋”;近年来,民俗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婚外恋”成为一种时尚,被予以美化,戏称“红旗不倒,彩旗飘飘”。这只是男人群中的时尚;女人呢?当然也不甘落伍,于是乎,“蓝颜知己”、“鸭子”等等名词流传于社会。
这种现象逐渐升华为理论,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评介,借助网络言论自由的媒介,诸如分析“红颜知己”、“蓝颜知己”、“亚偷情”之类的文章越来越多,是褒是贬,莫衷一是。
诸此种种,我以为都是“情解放”乃至“性解放”过程的开花结果。无论是“情解放”还是“性解放”,在中国总有点悲的感觉。“性解放”的前奏是“情解放”,民间“孔雀东南飞”的例子比比皆是,那是人们对封建礼教抹杀男女之间美好真情深意的抗议。
礼教是人类从蛮荒时代走向文明的结晶。它教我们的祖先懂得礼貌、相互礼仪、以礼规范行为。但是制定礼教、遵守礼教过于烦琐或不公平,就成为压迫人类天性的枷锁,使人伦失和,三道失谐。古人有“礼烦则乱”、“治大国若烹小鲜”、“易简之理得而天下之理得”的遗训,我们的祖宗并没有听从此遗训。统治者为了愚民、乂民,制造出许许多多的所谓“礼教”,如紧箍咒套在黎民百姓的头上,或者说是更多的约束是针对女性,想以此达到控制百姓、平衡社会的目的。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百姓追求“孔雀东南飞”、“梁山泊与祝英台”式的情投意合的“解放”仍然情不自禁。当然,在封建礼教主宰的社会,人们对情感的追求终以失败而告终,令今人唏嘘不已。
现代家庭多是情爱过程的结果。自由恋爱而结合的男女即使没有“山无棱,天地崩,乃敢与君绝”的旦旦信誓,却也都有“执子之手,与尔携老”的愿望。家庭生活中,夫妇之间各种矛盾时有发生,如果没有第三者插足,或者红杏出墙或者蓝杏出墙,一般都能终其所愿。如今白发夫妇相携而行的现象就是佐证。
当然,现代家庭“中道崩殂”的也越来越多,为什么?究其原因,多半是由婚外恋情为导火索的。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人们,渐渐放纵情感,唐而皇之地背叛“爱情”的约定,让自己的情投意合拜倒在“一夜情”之下,呜呼!爱情,还谈何价值?
这种现象如“病毒”一样,在个体思想中复制、繁殖、变异,愈来愈多的男人、女人受此感染。有的因“结发之妻”变成“黄脸婆”而寻求“彩旗飘飘”;有的因“结发之夫”外遇而寻求“蓝颜知己”……等等,构成一种时尚在社会蔓延。这种时尚不可避免地冲击的是“家庭”,是对“爱情”原体的背叛,受害的是施害人自己的“配偶”,其行为最终导致的是“爱情”崩溃,家庭解析,令人扼腕叹息!因此,这种时尚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社会“病毒”!
社会“病毒”的存在,一如人体病毒和计算机病毒,必将滋生。古代周人有“商俗靡靡,馀风未殄”的反感,今俗靡靡,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