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今天我讲的内容是想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剖析来论述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讲得不好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现在很多民营企业的领导都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谈到企业文化的时候,首先要解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想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剖析来论述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讲得不好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现在很多民营企业的领导都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谈到企业文化的时候,首先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企业文化?
有人说企业文化是招牌,是表面文章。有一位这样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他曾经请了二十五位记者,还有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当他的文化顾问,每个星期开一次座谈会,畅谈企业文化,探讨企业文化是怎么回事,企业怎么与文化嫁接。但到最后却是不了了之,我觉得将企业与文化嫁接这种方式本身可能就有问题。
有人说企业文化是狗肉,助强不助弱。身体好的时候,吃狗肉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当身体差的时候,身体中的某些部位根本不能适应狗肉的特性,吃了以后健康状况反而更差。几年前,有位民营企业老总想让他的一位好朋友帮他做企业文化,当时,他的公司一直做得比较好,没个月的利润就有几千万,可是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他的企业就出问题了,出的是什么问题呢?出的是任何企业都想防止的问题:一是偷懒;二是说谎(据说,英国的一位经济学家就是通过研究这两个问题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人开始挖企业的墙角,准备另立门户。这位老总开始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企业文化上。于是,在一次聚会上又向他的好朋友提出邀请,想让好朋友帮他一把。可他的朋友没敢答应他,因为他知道,他一个星期要打几次麻将,一打就是通宵,输赢都在几万以上;在歌厅点歌时,出手吓人,给三陪小姐一次就几百几千。大家想想看,他的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一千元左右吧,但他一个晚上却给三陪小姐几千元钱的小费,而且是当着自己的下属这么做的,这种状况,他朋友能帮他把企业文化做起来吗?非要做的话,做的也就是“狗肉”,会让他的企业虚火上升,死得更快。
有的人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刊物,是群众文艺。前不久,听说有一家族企业,搞二次创业,准备在企业文化上做一些调整。特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过去我搞的是家族式管理,企业由我一人说了算。现在,我不再搞“一言堂”了,要搞“群言堂”,要把我们的企业文化刊物办成一个群众性的刊物,让大家都来参与,要搞得热热闹闹的。我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企业文化首先反映的必须是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核心人物的思想观念。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从工人中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灌输。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及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首先是我们的老总们,董事会的主要成员们,把自己已经形成或正在逐步形成的企业理念灌输给员工。你不是老板吗?不是要办现代企业吗?那么就请拿出你的思想来:这个企业现在是谁的?以后是谁的?想做什么?怎么做?在这个企业应该怎么干工作?应该怎么为人?怎么处事?怎么看待企业内外的各种问题?等等……你自己拿出东西来,而不是让群众来写,至少不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推给你的员工。我觉得企业文化传播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就是办企业的人把你认为应该怎么办企业的思想拿出来。企业如果是你的,你想怎么着吧,你说话。“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与你道不同志不合,人家就不会对你的企业感兴趣。当然,也许有人一时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而你这儿开的工资比别人高一点儿,甚至可能月薪三万、五万,条件还不错,可能就会考虑帮你干一段时间,等拿到了钱,又遇上了志同道合的人,就要说声“拜拜”了。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很多决策者已经意思到:高层次的人之间的交往基础是志同道合,这种志同道合不是光靠金钱和职位就能搞定的。因此,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聚集高层次人才,使他们既进得来又留得住的最根本的因素。在文化和精神追求方面,现在对于很多人才来说不再是“纸上谈兵”了。他们有钱了,有了钱又有文化而且还有能力,这就决定了他们可以挺起腰杆子来,从容地选择能够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载体。他们再也不用为五斗米折腰,再也不要为了一级工资,为了一个职称,为了房子,为了子女的工作分配等等事情去妥协,而是可以自由地思考和追求一些精神上的东西。企业想引进和留住他们,没有一个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