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有些烦恼,没有必要。有些遗憾,不可避免。有些道理,很浅显,谁都懂,只是没有留心揣摩罢了。单位要你干的事,你不想干但必须得干;你想干的事,因为工作忙却没有时间去干。为此,你可能常常感到郁闷和懊恼,块垒于
有些烦恼,没有必要。有些遗憾,不可避免。有些道理,很浅显,谁都懂,只是没有留心揣摩罢了。
单位要你干的事,你不想干但必须得干;你想干的事,因为工作忙却没有时间去干。为此,你可能常常感到郁闷和懊恼,块垒于胸,牢骚满腹,难以排解。然而,当你工作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看到灯下等候你的亲密的爱人和可爱的孩子,你应知道,你的那些薪水的一部分,将会成为爱人喜欢的一件衣服或者孩子嘴边的一根冰棍;你应知道,你不仅仅是在为单位尽义务,也是在为你所爱的人而忙碌。如此一想,那些平日里了无生趣的、枯燥的工作,便显得有滋味和有意思了。
事实上,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认为无实际意义的应酬,还有许多与自己无关但不得不管的闲事,但你无可奈何。即使你不想去麻烦别人,别人也会经常向你张嘴。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着想,便没有朋友,便会觉得孤独和寂寞;如果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而顾不上考虑自己,那也真是太委屈自己了。为人处世,能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可以说是最高境界了,只可惜没有几个人做得到。你想啊,若你为别人做的事是你力所能及的,别人可能不在意你的付出,认为那只是举手之劳,你会觉得委屈;若你为别人做的事超出了你的能力所限,你跑死了累死了作难死了不说,别人还会琢磨你的动机:他为何那么卖力呢?如果你不办的话,那么只有一个结局:得罪人。所以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的事情时有发生。
人是需要肯定的,别人其实就是你的参照物。有人夸,会欣喜;有人毁,会难受;比人强,会得意;比己强,会自卑。这也是人之常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圣人的思想境界。圣人无烦恼,因为他看透一切,大心如海,大爱如洋,大彻大悟。我等凡人只可以此为坐标,像抛物线一样,只能无限接近,却难以重合。“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既然自己不是完人,就要允许别人犯错误。那么,即使他人办错了事说错了话,我们又何必生气呢?说穿了,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让自己难受。哲人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世事洞明皆学问”。这本书和人生一样厚,只有封面,没有目录,也看不到封底。当你读完的时候,你也就该“圆寂”了。你走了之后,别人站在你永远走了的地方说的那些话,无论对与错,就是跋。这最后一页,上帝没有安排你读完。
那么,人的一生,谁还会了无遗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