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自在人心
作者:肆行无忌时间:2025-04-23 01:40:55热度:0
导读:比尔·盖茨是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中途退学创办微软公司的。因为他预见到软件开发的商机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成名后,他恳请哈佛发给大学毕业文凭,而哈佛大学就是不答应。哈佛的理由很简单,你要获得毕业文凭就应该修
比尔·盖茨是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中途退学创办微软公司的。因为他预见到软件开发的商机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成名后,他恳请哈佛发给大学毕业文凭,而哈佛大学就是不答应。哈佛的理由很简单,你要获得毕业文凭就应该修完应该修的全部课程,达到毕业水平。至于,你在商界取得多大的成就,是另外一码子事。
还有一件事,也可以让人从中窥见哈佛的处事原则。1986年,哈佛筹办建校350周年大庆,学校通过白宫递函,商请当时的总统里根先生光临主礼。演员出身的里根,借机提出要求:希望哈佛授予他名誉博士。哈佛召开董事会议研究后认为,总统固然尊贵,但他从不搞过学术研究,不能授予他名誉博士之衔。后来,里根没有出席哈佛校庆,但哈佛并不因此而感到后悔,始终认为:你不来是你的自由,我得坚持我的原则。
这种事要是发生在我们这里,我可以拍胸口担保比尔·盖茨的毕业文凭想什么时候拿,就可以什么时候拿,就算他不说要也会有人送上门。理由很简单,比尔·盖茨有的是钱,谁也不会与钱过不去。里根总统要个“实名博士”也只是眨眨眼那么容易的事,何况仅是要个“名誉博士”呢。说实在的,许多重要地方的“头儿”挖空心思想请“总统”光临,以便沾点光,尚且办不到,有谁会吝啬一顶纸糊的帽子呢?
其实,“原则”在很多人眼中真不算是个东西。法律在许多时候充其量只是一个泥捏的“公仔”,文雅的说法也只是“花拳绣腿”、“蜡样枪头”而已。让我举个例子:90年代初,某工厂同下属科室签订一份合同,年内要是完成某项生产指标,可以获得30万元的奖励。全科室30多名工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出色地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工厂承诺要兑现合同。先打“白条”——欠款单,待经济好转,立即兑现。后来工厂换了新厂长,最初几年,厂长还认旧账;再过几年就翻脸不认人了。工人们先后向县人大、县长、县委书记反映,领导的“批示”均要工厂“尽快兑现合同”,但厂长就是不理睬。迫于无奈,工人们告上法庭,县法院、市法院都“建议被告尽快与原告协商处理”。然而,令人难于相信的是,该厂长始终对法院的“建议”置若罔闻。再后来,这个厂长竟然主持召开会议决定:不予确认承包合同,不予兑现欠款。合同就这样被“废”了,也就是一个厂长召集的一个会议,可以将一项“法律”给废了。“合同”不外是一张纸,法律算是什么,这个厂长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还有更离谱的,一个变态女人整天疑神疑鬼说谁谁谁是“贪官”,贪了、骗了多少钱,云云。有一天,她终于有了一个机会,为公家从银行里提回来一笔10万元巨款,在众目睽睽之下,她将这笔巨款拿回了家。开头几年,她说:那笔款,我替公家保管着,放心好了。后来,人事频繁变更,知道这笔款来龙去脉的人不多了。终于,有一天她说:这笔钱早已为公事花光了。有人提出,你得出具证据呀,你说用完就用完了么?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单位新“领导”居然挺身而出为她“主持公道”,安排人到她所说的银行去“调查”。几天后,调查结论出来了:查无实据。新“领导”发话了:她这个人是上个世纪70年代,我党培养的“革命接班人”,是信得过的。她说用完了就肯定是用完了,谁都没有理由再在这件事上纠缠了!
我想,公理可以曲解,正义可以贬值,但“公道自在人心”的古训,是不会被权力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