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泰山是老奶奶居住的地方,老奶奶又叫“碧霞元君”。美丽的传说,编织着美丽的地方,在疏影淡抹,林荫刻镂的季节,岩峰笔下的人物,在我的凝视中慢慢移动了。“碧霞元君”这泰山奶奶,在作者的祖母与两位姑姑在习俗中
泰山是老奶奶居住的地方,老奶奶又叫“碧霞元君”。美丽的传说,编织着美丽的地方,在疏影淡抹,林荫刻镂的季节,岩峰笔下的人物,在我的凝视中慢慢移动了。“碧霞元君”这泰山奶奶,在作者的祖母与两位姑姑在习俗中出现了。祭拜让我读着作者耳边响起的千年虔诚,竟是这么熟悉!这山上的碑碣庙宇,勾栏瓦肆,这显灵的香火烛台与长明灯,都让我跟随着作者,走在这风帘翠幕的泰山,游戏在这碧波荡漾,吟咏千年的汶水河。这就是作者那淡妆浅叙的笔触给我展现了如此这般的风雨历史——

在上海,我坐在电脑前,读着岩峰文字,一篇篇文章似街面商铺,有自各的内容,我踏着这些的篇章上的每一个台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进这些文字。

读岩峰文字,没有刻意,只有随和洒脱。每一篇的组成,就是那么自然天成,那么行旅匆匆。越读越感觉他骨子里,就是一个想叙述的对家乡充满崇敬的孩子,他只能用自己所能做到的方式,来感谢家乡对自己的养唷;越读越感觉他享受的是写作的过程,而不是文字的如何。文字中的任何一个章节,都是他多姿多彩的人生中的一部分,那么平凡,却又是那么不平凡的写作生涯。

作者的泰山断想,这些来自于故乡的点点滴滴:《乡村音乐》《饮茶者说》《小村漫话》《汶河散记》在此刻全部集中在我的视野,我从某个截面跟随着岩峰对故乡的情怀脚步,踏着他回忆的风景,走过了《石头村》《故乡的路》,看着他背负着故乡的尘土,层层叠叠,字字句句均让我读到了那挥也挥不去,抹也抹不掉的不老的故乡情。

岁月的烁金流火,在作者的一章一节中越趋越浓,在家乡的村舍河流的映衬下,我似乎有些妒忌岩峰能有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即使是生活给他带来困顿和憔悴,可比起我在城市森林中,拥着这样那样现代繁华,但如溢光流彩,精神是一贫如洗,揣不出如此深厚的故乡情怀啊!

秋来了,夕阳照耀在泰山脚下,落叶已随着季节旋转换色,在北来的风中渐次萧瑟,即使是世人著称的“堡头文化”已被“大汶口文化”替代成为的绝响,可我还是感叹,在那文化转换的人群里,汶水河畔的碗盏和笑语中,辅育了岩峰等这样的后人。

我上过泰山,拜见过孔子,寻访过漱玉,可惜未读过大汶口,那水那台阶将会由于岩峰的文字,留给我今后所追寻的文化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