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暖”应“雪中送炭”
作者:慧人时间:2025-05-04 09:07:57热度:0
导读:每到年终岁底,各级政府部门都要举行送温暖活动,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对于那些生活十分贫困的人来说,在寒冬腊月哪怕一分钱,一粒粮都是十分珍贵的。但是,在送温暖的时候,应该给那些确实需要的人送,应该“雪中送炭
每到年终岁底,各级政府部门都要举行送温暖活动,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对于那些生活十分贫困的人来说,在寒冬腊月哪怕一分钱,一粒粮都是十分珍贵的。但是,在送温暖的时候,应该给那些确实需要的人送,应该“雪中送炭”,而不应该“锦上添花”。
去年上级政府分给了一些困难户,让我们学校的每个老师都给这些人家送去一点心意。大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利用星期天走访了这些人家。确实,有的家庭是非常贫困的。比如,我的帮扶对象,是我们本村的,尽管我与他非亲非故,平时从未交往,可我认为他值得我去帮扶。
他叫周启凤,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妻子已去世好几年,儿子智力有点问题,三十大几了,仍是单身,爷儿俩相依为命。自己身体不好,就靠种几亩田维持家计,生活确实很艰难。领导安排我帮扶他,我毫无怨言。
可也出现一些笑话。有位老师上级安排帮扶的对象是其它村的,相互不认识。这位老师星期天吃过中饭,踏着辆破自行车就到那个村去,打听了好几个人,才找到自己要帮扶的对象。他真的怀疑找错了人!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座豪华的庄园,气派的大门头,他真怀疑自家的三间瓦房,抵不上这座院墙。内面一顺三间大别墅,每一座别墅都装潢得富丽堂皇。原来,老人的三个儿子都在上海开装潢公司,每人每年的收入都是几十上百万。这位老师看得自己帮扶的对象是如此的家境,伸在袋子里的手不好意思往外拿。最后尴尬地丢下帮扶金,什么话也没说,灰溜溜地蹬着破自行车走了。
还有一位老师,帮扶的对象同样滑稽。老人两个儿子,全是公务员。这位老师到他家的时候,老人正在跟人打麻将,几百元的花园。当这位老师拿出帮扶金的时候,老人看也没看上一眼,继续来他们的麻将。
今年的帮扶活动又开始了,我的帮扶对象是邻村的。我向那个村的老师打听他家的情况,那位老师笑了:“人家还要你帮扶?人家儿子在上海收荒货,每年场地租金就是几十万元,这几年那一年不是收入几十万元?”
我很为难,是去呢,还是不去?去吧,肯定是自讨没趣;不去吧,政治任务完成不了!我该怎么办?
我认为,进行帮扶活动是对的,但一定要帮扶那些真正困难的人家,应该给那些确实困难的人家“雪中送炭”,不能搞形式主义。农村中确实有许多困难户真的需要帮扶;而现在的帮扶,有点走样:谁与村干部关系铁,谁的名单就报上去。这种流于形式的帮扶活动,不但起不到真正的帮扶目的,还会伤害那些去帮扶人的自尊心——因为,有的帮扶的对象,比被帮扶他的人经济,不知好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