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有一天,两个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来学校看我。我曾经在他们初二时教过他们一年。我们三个在学校花园里坐了一个多小时,聊了很多。他们今年都没考到自己理想的大学,只好将就着读了。说起中学生活,说起初中学习,他们
有一天,两个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来学校看我。我曾经在他们初二时教过他们一年。
我们三个在学校花园里坐了一个多小时,聊了很多。
他们今年都没考到自己理想的大学,只好将就着读了。说起中学生活,说起初中学习,他们对母校的教学颇有微词。而我,也深有同感。
他们说,他们在高中,比许多来自别校的同学缺乏竞争力。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初中时候学得太死了,知识面很窄,思维打不开。男孩回忆起初三时的魔鬼训练,说那时候天天是试卷,时时是做题,试卷如雪片纷纷而下,试题如潮水滚滚而来。做到最后,看到试卷都麻木了,都逆反了。很多试卷都被扔进垃圾桶了。我知道,这是针对冲刺县一中的训练——我们这里评价一所初级中学的主要标准,就是看每一年考上县一中的人数,县里官方评价如此,市区虽然官方不认可这个标准,但老百姓认可。为了这个标准,绝大部分初中学校,砍掉了音乐课,砍掉了美术课,砍掉了信息课,砍掉了劳技课,甚至,砍掉了一些体育课。总之,凡是不能给中考增加分数的课程,全部砍掉了。有时间多做试卷多做题目。考来考去,做来做去,如拿了一张密密的网,在题海里细细地围捞了一遍,这样,中考就能考到好分数了。
没有时间阅读,没有时间看电视,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时间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读书,应考,成了学生,尤其初三学生生活的唯一。老师们呢,眼里也只有分数,只有中考的荣耀。因为学校评价老师的标准,也主要看学生的考试分数。有几个人会把目光越过中考,去关注学生的未来,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使在初一初二,很多老师也只盯着分数和班级排名,因为那关系到教师的名和利。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加班加点,软磨硬泡,都只为自己教的班级有个好分数好名次。你听话,你认真读书,你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否则,就是差生。如果你不幸成了所谓寄宿班的差生,班主任就会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地把你赶出这个班,因为你拖后腿了。当然,她还会控诉你种种“劣行”,反正这时候你就是十恶不赦,非滚蛋不可。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尤为严重。
这个社会太功利!教育、教师也未能幸免。可悲的基础教育!可怜的孩子们!
曾经,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看到街道中心或两旁红红绿绿的园林绿化,我总是觉得赏心悦目。可现在,那些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植物,对我而言,却成了一种讽刺。就像园丁修剪花草树木一样,我们不也正在做着修剪的事么?我们修剪着孩子们的个性,逼着他们按我们的模式做“好孩子”“好学生”。仔细想来,这是多么残忍的事!
为什么很多中国孩子高分底能?为什么中国孩子创造力和想象能力世界排名倒数?为什么泱泱大国竟出不了诺贝尔奖?中国学生最拿手的是什么?是考试。作为中国人,你自豪吗?反正我不。我们要那么多考试的机器干什么?
是谁第一个把教师比作“园丁”呢?他的本意,应该是说教师像园丁一样,辛勤浇灌花朵吧?辛勤浇灌当然是必须的,可有必要如此狠加修剪吗?
我是教师,请别再称我“园丁”。这不是荣耀,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