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致之八
作者:祠祷时间:2025-04-28 16:25:03热度:0
导读:灰黄的是一团颜色,酸臭的是一团味道,呛哒哗啷的是一团声音。灰黄酸臭而呛哒哗啷的是一团日本租界。颜色无可分析,味道无可分析,声音无可分析。颜色味道声音加在一块儿,无可分析的那么一团中有几个日本租界。那里
灰黄的是一团颜色,酸臭的是一团味道,呛哒哗啷的是一团声音。灰黄酸臭而呛哒哗啷的是一团日本租界。颜色无可分析,味道无可分析,声音无可分析。颜色味道声音加在一块儿,无可分析的那么一团中有几个日本租界。那里是繁华,灿烂,鸦片,妓女,烧酒,洋钱,锅贴儿,文化。那里有杨梅,春画,电灯,影戏,麻雀,宴会,还有什么?——有个日本租界!
上边的这段文字,是里的一段景致描述。
读到上边的文字之后,会突然觉得恶心,接着,就是心口堵得慌,一下子就陷入了悲愤欲绝的痛苦之中!为什么呢?难道是文字不好么?还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么?面对这些问题,我没有开腔,而只是连摇头带摆手。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容我慢慢道来。
文字一开始,老舍先生就把读者带进了上个世纪初的中国,使读者跟随着老舍先生来到了上个世纪初中国的日本租界。那里是如何的情形,怎样的景象呢?用老舍先生的概括,就是“三个一团”的组合:颜色灰黄的一团,加上酸臭气味的一团,再加上呛哒哗啷的一团,那当然是声音。
从老舍先生的文字中,读者不难看出,他对日本租界是相当熟悉的,不但从表面上有认识,而且对其根本看个透彻!“灰黄”与辉煌,虽然谐音,但具有本质的区别。武装到牙齿的倭寇,对中国一直虎视眈眈,一旦有了可乘之机,马上挤了进来,租你的地盘,行我的“自由”,在你中华大地上,站我的“脚”,不用分析,那自然是狼子野心的展示。出于这样的目的,怎么能有好的颜色,怎么能有好的气味,又怎么能有好的声响?
对于这些,人们该怎么看待呢?还是老舍先生告诉了人们:“颜色无可分析,味道无可分析,声音无可分析。”颜色,我们已经看到了;味道,我们已经闻到了;声音,我们也已经听到了。究竟是怎样的情形,究竟是些什么货色,人们已经心知肚明,还用得着掰开入馅地解剖么?即便那么做了,虽然不能说是绝对的徒劳,充其量不过是废话练习罢了。
尽管这样,老舍先生仍旧按捺不住满腔的愤怒,继续展开了那颜色,摊开了那味道,也掰开了那声音:“那里是繁华,灿烂,鸦片,妓女,烧酒,洋钱,锅贴儿,文化。”
既然已经彻底挑明了,把那颜色,那味道,那声音,究竟都囊括了什么,都一一拿出来,晾给世人看,这里也就不能不说些废话,也就不得已而展开废话练习了。
发达连着繁华,不发达不繁华,似乎也就不具备远涉重洋,到你中国来;不具备一定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也就不具备到你中国来显示的起码条件。相反,人家来了,在租界里呈现“繁华”了,也就足以证明与说明了这一切。
“灿烂”自然是“繁华”的更进一步,说明已经在“繁华”的基础上,又登上了新的“台阶”。
至于那“繁华”与“灿烂”的内容,当然就囊括了:抽大烟,打吗啡,青楼妓院,花天酒地,纸醉金迷,这些还不够完全,玩累了,抽足了,喝饱了,还得吃饭,吃的什么呢?锅贴儿挡饿!不过,还有最后,因为“编筐窝篓,全在收口”,那么,日本租界的颜色、味道与声音,最终的收口是什么呢?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了,当然这是老舍先生的高见,哪两个字?于是,老舍先生写下了大大的两个字:“文化!”
日本租界的颜色、味道、声音,尽管表现形式各式各样,但不管是怎样的形式,又是如何的表现,最终,它要宣扬的是“文化!”
它企图用它的“文化”,来奴役中国人。然而,实际情形,又是如何呢?老舍先生不得不数落得更加具体了:
“那里有杨梅,春画,电灯,影戏,麻雀,宴会。”
我明白,这些都是日本文化在租界里的实际反映,说杨梅,那是客气,其实应该确切地说是“梅毒”,是性病!那春画也是客气的说法,其实就是黄色图片;麻雀,无疑是赌博;宴会,宴请的何许人?还能有好人,还能有人性表现的推杯换盏么?
写到这里,我佩服老舍先生,只有五体投地。只能如此。也只有如此。由此,我想到,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在老舍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他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说话,同情人民的疾苦,对中国被侵略,对中国人被外敌奴役,深表忧虑与愤慨;对中华民族的崛起与振兴,始终抱着无限的希望。当然,在他的小说《赵子曰》中,对于当政者的腐败无能,对于外敌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可一世,做了无情的揭露。而这样的揭露,是那样的雅致,那样的从容,又是那样的寓意深刻。
其实,我经常在想,老舍先生的很多文字,今天读来,仍旧觉得新鲜,仍旧觉得适时,那自然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能够传世的魅力所在。
如今,日本租界灰黄的颜色,酸臭的气味以及那呛哒与哗啷的声音,以尘埃的形式,留存在中国人的记忆里。这记忆,该是最清晰,该是最深刻,也是永远都不该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