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甘当“小学生”
作者:农船时间:2025-05-15 09:30:44热度:0
导读:“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笔者在学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论群众路
“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笔者在学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一书时所读到的一段话。它是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去年12月7日—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所讲的一段话,读来让人值得玩味。特别是甘当“小学生”领人深思。
当前,我们不难发现个别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存在夜郎自大、霸气十足、“唯我独尊”的现象,个人英雄主义,“官本位”意识和行为,不时出现在各种公共场合、群众面前,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形象,疏远了与同事、群众的关系。
甘当“小学生”体现了领导干部的官德。当好“小学生”,是不断提高自我的重要途径,更是一种良好的学风和领导干部官德的体现。现在有个别干部存在着严重的“官本位”意识,说话、走路、办事无一不表现自己是个干部,是个“官”,让人都臣服与他,屈尊与他,奉承于他,满足一下虚荣心,权威欲。做“小学生”,领导干部就应该少一点清高自大,多一点谦虚谨慎;少一点夸夸其谈,多一点真抓实干。
甘当“小学生”体现了领导干部的襟怀。做小学生,就有“低人一头”、“不耻下问”的胸怀;就要有敬畏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意识;就要有甘于被群众“误解”、“挖苦”甚至“谩骂”的勇气。面对群众,领导干部永远都应以谦恭毕敬的姿态去对待,不在群众面前“充老大”、“耍权威”;不为群众的不理解甚至过激行为打击报复。领导干部只有将自己当做小学生,才会与老百姓处于一种平等、真诚对话的地位;才能走进群众,接近群众;才能真正与群众促膝交谈,听到民声真言。
甘当“小学生”体现了领导干部的智慧。当“小学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的智慧与水平。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长处,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只有把自己定位一个“小学生”,读好群众这本“无字书”,才能获取“新知识”,掌握“硬本领”;才能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领导干部既要领着干,又要引导干,脱离了群众就会失去方向,难辨真伪。坚持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是一堂永不结业的“必修课”。
甘当“小学生”体现了领导干部的意志。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做好一名“小学生”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视群众为师长,不能今日做“学生”,明天做“老爷”。领导干部不但要在“上级”面前做“小学生”,在群众面前更要树立永远是一名“小学生”理念,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意识,诚恳地与人民群众交流,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拜群众为师,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才能不辱党的使命,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