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看完了三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雪在烧》,总觉得应该留下些什么。一直是一个不喜欢看电视连续剧的人,往往他人提及,便索然觉得剧情纠结,对白矫做。可是这一部,这偶然看了一集就将我吸引住的这一部,似乎有点儿味道。
看完了三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雪在烧》,总觉得应该留下些什么。
一直是一个不喜欢看电视连续剧的人,往往他人提及,便索然觉得剧情纠结,对白矫做。可是这一部,这偶然看了一集就将我吸引住的这一部,似乎有点儿味道。三十二集——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半个月来,整个人都沉浸在剧情中,与人物的悲欢离合一同相随相伴。
我看着罗柔,罗一这对姊妹花的成长;看着闻杰惨烈的死;看着司青对罗一矢志不渝的眼神;看着许世霖阴险上扬的嘴角;看着罗柔的欲望与绝望;看着姑妈的外强中干;看着罗一的善良与坚强;看着方子恩的自责与后悔;看着万峰的执着;看着胡玫的痴狂;看着崔威的虚妄……
每一个人物都个性鲜明而明确地存在着。剧情一环扣一环,人物之间相互关联,出乎意料亦又在情理之中地将故事延续。
我们看到司青对罗一的爱。这是一种从怜悯开始的感情,注定带有依恋的意味。罗一,一个先天左耳残疾的抱养女孩(其实有血缘关系)。在养父母去世后,被一直嫉妒她的姐姐罗柔欺负,在未认亲前被自己的亲身母亲讨厌。她偶遇司青,如遇见了死去的前男友闻杰——抽相同牌子的卷烟;喜欢狗;类似的穿衣风格与瞬间的表情。爱情之花荼靡绽放。司青是一个太能让人动容的男子,他不是闻杰。正如罗一所说,他不温柔,带着作家骨子里固有的桀傲不羁。可就是这样一个男子,陪她走过生死哀乐,为她付出,为她憔悴……我们看到罗一每一次命运的转折,几乎都是司青的努力。而司青,亦被罗一改变,重燃了对生活与爱情的向往与期待。
可是罗柔亦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司青,正如从前与罗一同时爱上闻杰一样。她说:“罗一,你只是一个被抱养的孩子,可是你夺走了父母的爱,你夺走了闻杰,现在又来夺去司青。为什么你总能如此轻而易举地获得,而我罗柔想要的东西,是那么的难!?”
罗柔是一个太聪明而愚蠢的女人。她太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自我存在感越强,人便会越偏激。心机与不择手段让她获得了整个罗氏集团。她得到了钱,亦如愿将仇人许世霖置于死地。可是,当她所设的骗局被一指戳破的时候,留给她的是什么?没有,什么都没有。这一刻,她猛然发现金钱的苍白。偌大的豪华别墅只剩她一人独自借酒消愁,任凭她的疯,她的卖醉,没有一个人会在乎她罗柔的空虚与绝望。她做了太多坏事,害了太多人,她内心隐忍的罪恶感与孤独感已无力支撑她再一次沐浴阳光的洗礼。她将罗一当作最大的祸根,将自己的妹妹当作获取幸福的最大障碍。而善良的罗一却一再宽恕她的罪恶,关心她,在乎她。不论何时都是坚决的一句话:“她永远是我的姐姐。”
罗柔真的恨罗一么?不是的。我们看到,每一个关键时刻她都无法真正做出伤害罗一的行为。她是一个矛盾结合体,她的内心挣扎而纠结,寐着良心做的那些事情都会使她暗自感到不安。正如心理医生万峰所说,欲望,一切都是欲望,内心装了太多的恨,爱就没有了空间。只有万峰能够真正深入她的内心,在这样一颗颤抖,敏感,矛盾,脆弱,似黑非黑的心面前,告诉她,他爱她,在这个世界上,就算所有人都离她而去,他万峰依旧站在那里,等她。相信这一刻罗柔是动容的,只是世俗而卑微的心已无法让她接受判断是非真假。她用又冷又硬的自尊砸他,用司青砸他,甚至用支票砸他,告诉他不用他的假惺惺。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拥有高傲冷艳眼神的罗氏集团的总经理了。她衣杉褴缕,发丝零乱。酒精麻醉着她的神经,人性的刀刺得她好疼,好疼……黑夜,冷风,她摊坐在无人的天桥,苦笑一声,泪水划过憔悴的双颊……
罗柔的结局是死。她最终的振作是在众人的宽恕,万峰的关爱,与自己的觉悟下获得的——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可她猖獗的罪恶感如扎根般深埋于心,清醒后愈发倍感自责与无地自容。她的死,或许是一种报应,但更多的还是赎罪后的解脱与释怀。最后一刻,她将生还的机会让给了罗一,坚决的,坚强的,义无反顾的。“我早该死了。现在,我觉得好开心。”或许,也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够让她的灵魂获得安宁。
影片在司青与罗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画面中谱上句点。但我想,这部片子的要点并非只在于爱情。它将人性铺展于面前,一点一点地剖析它,让它赤裸裸,血淋淋地露出真实面目。情感的纠缠,爱与恨的交织,欲望与良知的较量,世俗与纯净的杂揉,绝决与坚强的力量……这一把把浓郁而凶猛的火,烧得漫天的飞雪愈燃愈烈。
你看,雪在烧;你看,血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