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央视的“感动中国”举办了四年,有许多深深感动我们的人站在了“感动中国”的领奖台上。像中国女排的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激励我们在逆境中前行;;像任长霞那样尽职尽责的公安局长不仅感动着我们还教会我
央视的“感动中国”举办了四年,有许多深深感动我们的人站在了“感动中国”的领奖台上。像中国女排的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激励我们在逆境中前行;;像任长霞那样尽职尽责的公安局长不仅感动着我们还教会我们如何对待社会责任……他们都以自己伟大的行动让每一个驻足观望的我们感动。然而感动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感情激动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觉得我们都像是那些跑去听祥林嫂述说其悲惨人生的大姑大婆。洪战辉有一句话“感动不能泛滥,行动才能改善”,意思就是真正的感动需要我们伸出双手去行动。感动,感悟而行动,我想这才是感动真正的蕴意所在。
可是,面对有些“感动中国”的人物,我感到更多的不是在感动我,而是引发我对这个社会深层次的思考,他们故事背后有很多不可理解的事实。比如洪战辉,他如此不幸的家庭遭遇为什么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还有丛飞无法想像在自己都没钱看病、生命危急的情况下,却将朋友的资助捐给别人,这是这样的抉择。甚至当时还有人打电话给他催要捐款,“不是说好了资助孩子上初中吗?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呀?”为什么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压在他一个人身上?还有那名邮递员,几十年如一日,骑着骡子长途跋涉,给大山深处的人们送信,没有休假,工资少得可怜,但他却可以无怨无悔地踏踏实实地工作。那些工资低就没有积极性的高素质蓝白领们跟他在人格上比起来有多大的差距。他们的确让我们感动,但我要问如果是这样的人在感动我们,那么我们还有多少对自己的反省和对社会的反思呢?面对这些人,面对同样的社会责任,他们做了社会的参与者,而又有多少人在做“知脸红”和“不知脸红”的旁观者呢?“感动中国”人物固然是在感动着我们,可是我们拿什么去感动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人呢?在没有行动的感动里,我不知道我们拿什么感动中国。
许多“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有那般不幸的遭遇,归根结底说明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上有社会责任感的太少,用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的人太少,因此只要稍有些社会责任感的人便会让我们突然感情激动,甚至泪水恣意流淌。但我要说如果没有感悟到自己应当也参与社会中去尽自己职责并且没有行动起来,那么感情激动的泪水便只是廉价的液体。
拿什么感动你,我的中国?拿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动,伸出自己的双手,参与到社会的义务活动中,尽我们应尽的责任,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让“感动中国”的人物被我们感动,这才是真正的感动中国。
给洪战辉那样的人,送去默默的资助;
给那位邮递员一样的人代几天班,让他们休息一下吧;
至于像丛飞那样的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给他们唱一首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