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歌舞电影。影片的镜头同时穿梭于现实与梦境的两极。这部由丹麦导演拉尔斯?冯?特里厄创作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讲述了一个耽于音乐梦想的盲女的悲剧命运,从而使现实的冰冷和残酷浮出水面,并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歌舞电影。影片的镜头同时穿梭于现实与梦境的两极。这部由丹麦导演拉尔斯?冯?特里厄创作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讲述了一个耽于音乐梦想的盲女的悲剧命运,从而使现实的冰冷和残酷浮出水面,并随着情节的推进,不断深化其黑暗的强度和深度。而与此同时,影片也藉此探索了梦想与人生困境的关系,表达梦想在现实的人生困境中闪烁出非凡价值和意义。
影片的女主人公耶莎蔓是一个眼盲的单亲母亲。她带着年幼的儿子移民到美国的某个小镇。家族遗传性眼疾使耶莎蔓的眼睛逐渐失明,而她的儿子也患有这种家族遗传性眼疾,不过他并不知晓。为了使儿子不至于跟她一样失明,耶莎蔓拼命打工赚钱,积攒给儿子治眼疾的手术费。逐渐失明的不幸,致使耶莎蔓失业。接踵而至的灾祸又使她被迫无奈地卷入一桩谋杀案。耶莎蔓历经千辛万苦积攒的给儿子动手术的钱被邻居偷了。她去找偷钱的警察:比尔。他蓄意偷了耶莎蔓的钱并且反诬蔑对方是盗贼,还掏出了手枪作为威胁。无意中比尔自己的枪走火,伤及自身,却仍然死死攥着钱袋不放,还叫妻子赶紧报警。眼盲、无辜、同时也惊慌失措的耶莎蔓在比尔执意造成的被逼无奈的情境中误杀了他,拿回了属于自己的钱……面对无法摆脱的厄运,耶莎蔓最终只能以死来换取儿子手术的正常进行。同时,她也用音乐和幻想的方式抵御现实的黑暗与命运的暴戾。
耶莎蔓自身所处的困境:眼盲、单亲、置身异域举目无亲的孤独,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与压力、为儿子动手术而倍尝艰辛与屈辱,连同她本人黯淡无望的未来……正是这些她作为一种边缘人生的困境和绝望,似乎注定了耶莎蔓白日梦的必然。她藉着音乐梦而淡忘烦忧、挣脱困境、寻求希望和慰藉。音乐和幻想成为她摆脱现实的逼仄环境和人生困境的一种心灵渴盼,也是她人生困境中唯一的希望与光亮。
影片的叙述结构同时穿梭于现实与幻想的两极,自由而任性。除却纪实性的现实讲述,影片一共出现七组歌舞场景,均表述女主人公在现实中的白日梦性质的音乐臆想。正是这些臆想中的歌舞场面,表现了女主人公在不同处境中复杂的心境,以及始终如一的纯美心灵。在此,我不想流水帐似地逐一“剧透”这些幻想中的歌舞场景,仅是凭着个人喜好撷取其中几例,谈些观感。
第一个音乐性幻想出现在耶莎蔓的日常工作中,一次短暂的走神,她陷入短暂的白日梦。幻想中的歌舞场景刹时在她所处的工作环境中变换出奇异的场面,镜头也由此自然地由现实切换到梦想。在耶莎蔓的幻想中,工作环境中单调重复的机器声变成了充满韵律和激情的音乐节拍,她随着心中的弦律载歌载舞,忘情地陶醉在音乐的温暖和愉悦之中,也使她暂时忘却现实中超负荷的工作和沉闷无聊的生活琐碎,抵达幻想中的由音乐而引发的充满激情和美感的世界。
第二个白日梦场景出现在耶莎蔓被解雇之后。几近眼盲的她,戴着深度近视的眼镜,拿着最后的一点工资,茫然地沿着铁轨引伸的路径回家。此时,火车伴随着隆隆的巨响呼啸而至。这个瞬间又一次唤醒了耶莎蔓敏感心灵中的音乐性幻想。瞬间的幻想再一次拉长、放大。镜头由现实直接切换到幻想中的歌舞画面。此时,白日梦使她游离于现实的困境,来到现实所不及的宽广天地里,来到一个充满阳光与温情的世界。她欢快地跃上火车的顶部,张开双臂,仰望天穹,纵情歌唱。伴随着女主人即兴演唱的悠扬的歌声,无限地放大和延长着幻想的空灵与韧性。耶莎蔓又一次藉着白日梦找到了抵御困境的支点和力量。
法庭上,耶莎蔓陷于明显的不利和被动中。作为弱者,她几乎没有申辩的机会。天真的她一方面仍然信守着与那个坏警察比尔“沉默是金”的诺言,另一方面,她也只字未提自己拼命积攒的钱是为儿子治疗眼疾的手术费。因为她觉得这会让并不知晓实情的儿子陷于惊恐和忧虑,与治疗无益。这完全是出于一个善良母亲对儿子最深挚的爱意,也是一个人女人心灵中至为清澈和纯美的体现。然而现实世界却到处充满陷阱与凶险。她陷于法庭控方律师和所谓证人声势浩大的造谣和侮辱之中,无法挣脱。面对绝境,耶莎蔓的灵魂再次脱离于绝望的、黑色调的现实情境。她用幻想将法庭中的每个人连缀起来,编排成一曲歌舞剧。在音乐中,她不再是身陷囹圄的被告,而成了歌舞剧舞台中一位欢乐的公主,翩然而舞,纵情歌唱。直至镜头再度切换到现实,在众目睽睽的法庭,她被判绞刑,随即被带入死囚室。
苍白、岑寂的死囚室没有一点儿声息。耶莎蔓不屈的灵魂却依然执拗地寻求解脱。完全眼盲的她,费力地从狱中狭小的通风井中听到声音,并且试图依靠自己内心的力量制造声音。在无边的绝望和悲哀中,她再一次陷入白日梦,唱着以前在歌舞剧课程中唱的曲子。在孤独和绝望中,她流着眼泪独自清唱,独自哀伤。
在通往绞刑室的107步里,即将失去生命的本能的恐惧使她举步维艰。最终还是在一位好心的女狱警的帮助下,自己迈出步去。此时,她迈出的每一步都是音乐的节拍,臆想中的歌舞场景再次出现,耶莎蔓纯美的灵魂挣脱监禁和手铐。在107步中的歌舞冥想中陪伴她走向生命的终点。
在绞刑台上,面对即将逝去的生命,她最终得知儿子手术成功的消息,于是平静下来,忘却了套在脖子上的绳索,克服生命本能的恐惧,最后一次忘情歌唱,歌声中有临终前对儿子的叮咛和祝福,那是一个母亲对儿子最真实、最美好的挚爱,催人泪下。歌声也流露了她置身绝境的心灵抚慰。此时,她没有陷于幻想,而是第一次直面于现实,发出属于真正自己的声音。一边是绞刑室套住脖颈的绳索,一边是耶莎蔓苦难灵魂的独自清唱。她的声音凄婉而空灵,宛如天籁绝音。“我从不孤单,这不是最后一首歌……”当歌声戛然而止时,生命如风飘逝。
有着“冰岛女神”美誉的歌手比约克在这部影片中饰女主人公耶莎蔓这个角色。虽然之前从未演过电影,不过她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颇为动人,尤其是女主人公处于人生困境时的微笑与泪水,显得格外意味深长。在平和淡定的笑容底层,难掩灵魂深处的孤独、绝望,以及深挚的激情和爱。比约克的音乐极具穿透力,自然随意的歌声,清澈而空灵,宛如天外妙音,其中凝聚了生命本然的纯美和清澈。观众由她的歌声宛如置身人间净土,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爱和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