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曹雪芹借贾宝玉的口说出了一句被许多人奉为经典的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为骨肉。”女子使人清爽,男子让人觉得浊臭逼人。这种“女清男浊”观点的提出在男为天,女为地的封建社会真是平地一声雷,大有乾
曹雪芹借贾宝玉的口说出了一句被许多人奉为经典的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为骨肉。”女子使人清爽,男子让人觉得浊臭逼人。这种“女清男浊”观点的提出在男为天,女为地的封建社会真是平地一声雷,大有乾坤颠倒之势。封建卫道士们当然不能坐视不理,让这大不敬的言论行之于世,于是摆出大义凛然的模样,彻底封杀《红楼梦》。但经典终究是经典,任谁也无法遮掩它的光芒。当这群老古董化为尘土,滋养万物之时,这句至理至性之言却如枯木逢春,被“女权主义”者广而告之,曹雪芹也因此名声大震,成为天才的预言家。
事情真是这么简单?男女的界线泾渭分明?如曹雪芹所说“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其中的真假是非很值得去探讨一番。仔细回想,历史上出色女性确实不少,有美女昭君西施,有才女文姬清照,有烈女杨门女将,有贞女孟姜兰芝,有孝女木兰缇萦……真是天之尤物,造化使然。但反过来一想,女人中也不乏有浊臭逼人者:如把汉高祖宠妃戚夫人作成“人彘”的狠毒吕后;置国家臣民于水火只知享乐的慈禧;野心勃勃煸动“文革”的江青……她们也谈得上是集山川日月之精秀?再说说男子,执策临鞭统一中国的秦始皇,一身正气的文天祥,不为五斗米折腰躬耕作田园的陶潜,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公子”……他们难道真的是渣滓浊沫吗?事实胜于雄辩,结论摆在眼前:清浊之分,不在性别,而在欲望。为一己之欲而活,终会使己坠入泥淖;为他人之利而活,能众醉而独醒,处浊世而独清。
其实曹雪芹对这个问题也有过深刻地思考,并且得出了精辟的理论,只是有些读者在阅读时断章取义,曲解了他的本意。细心读过《红楼梦》的人会发现贾宝玉对女性崇拜并不是无限的。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然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这是清与浊的区别,女孩儿天真烂漫,无欲无求故得而清;婆子们深知人情世故,多物欲,所以俗不可耐。曹雪芹生活在封建社会,那时男子出外应酬,女子在家相夫教子,个体追求功名利禄的欲望在男子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而女子是在与男子的交往接触中耳濡目染上了俗气,在心中萌发了欲望之恶芽。从而,我们也就能理解他为什么会把罪过全归咎于男子了。如果换成是今天——男女各在其位,各谋其政的时代,曹雪芹定会有另一番言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只有保持心灵的空静,无欲无求,方能如水幻化,神游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