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变化?香港的制度,五十年不变。一晃十年过去了,还有四十年。四十年后,香港会变成什么制度?文革结束大陆改革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宛然一瞬。这三十年,经济领域的改革卓有成效,政治
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会有什么变化?
香港的制度,五十年不变。一晃十年过去了,还有四十年。四十年后,香港会变成什么制度?

文革结束大陆改革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宛然一瞬。这三十年,经济领域的改革卓有成效,政治体系仍然沿袭老套。
政治体制改革,起初就提出来,曾经也轰轰烈烈,但是夭折了。现在,人们不再多提,是不是人们忘记了,没有了激情。这个改革,是不是没必要了?是不是毫无意义了呢?人们对它失望了吗?人们不敢说了吗?
许多事情,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不想说,皇帝不急太监何急。这是大多数的或者是不少人的心理。算了,随它去吧,车到山前自有路,中国人自古如此,天无绝人之路,走着睢吧,走一步看一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球都在变暖耕地都在沙化还管这些。这是不是中国人的悲哀之处?
是不是可以评议,应该有个基本计划,大家拿来讨论一下,把未来的事情更趋明朗化。做个明白人总比做个糊涂人更让人振奋积极吧。

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很可能会触动到几个关键词,比如:直选、民主、多党、新闻言论自由、少数派、司法独立、候选人产生、竞选规范,等等。这里面有许多极其敏感的内容,如果没有自由的环境,人们是不敢开口说话的。
在这方面,不是中国人都得了低智商,或得了健忘症,而是有话闷在肚子里,嘴上只是发发反话、牢骚、乱骂一气。明眼人都看得到了,在报刊上,在网络上,在日常社会活动中,比比皆是。

请注意,这说明了什么?这里面确切地隐藏着一种危机,对中国未来很不幸的危机。
可以让它化解,也可以让它继续发展,更可以强力压制。当然,对中国的未来最有利的方法是使它变成促进中国进步的一个力量。
中国需要一种宽宏的环境,可不可以有话直说,只是说,可以直说,说错了只是一种历史记录,说对了,大家讨论,然后一起干。行不行?
从中国历史上看,这种环境是松松紧紧,紧紧松松,紧多于松,基本上是紧环境占绝大多数。否则就没这句成语了:祸从口出。

继续说主题,中国的未来。
从历史上看,中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占多数。照此常规,中国的未来是会走向合。四十年后,中国必将走向合,走大一统,成为一个大中国。那时,中国的制度会是怎么样的呢?
从历史上看,每次一统天下,都会发生大流血,大战争,大破坏,大伤亡。这一次,能不能避免呢?
实际的发展,我们都无法把握,应该努力去把握。人类发展到今天,古代的历史也许不会在现代重复了,也许会与人们开个大玩笑。
如果我们不为美好的愿望去努力争取,那么,历史不会对你好感。不好的未来产生,也只有怪我们自己了,四十年后的未来将如何,就看这们现在的中国人如何去努力。上层的责任比老百姓更大。在这里,老百姓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在现今的状态下,人们已经看到过老百姓的作用没有起到多大效果,十几年前那场要求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风潮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到了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需要一个英雄,需要一帮好汉,带领全体中国人掌握住自己的未来。

回顾历史,中国很少有不流血、少流血的改革,几乎没有成功过。告别了古代,现代的中国还会这样吗?
戊戌维新失败了,因为光绪太幼稚,太嫩了。年纪还小,资历不够,无力肩承这个重任,光有个皇帝头衔远远不够。
纵观历史,只有辛亥革命做到了少流血。本来,辛亥革命也根本无法摆脱中国历史中政权更换的老调,注定是一场大战争大冲突大流血。推翻一个朝代不是易事,连皇帝要改良一下都办不到。辛亥革命至所以办到了,避免了中国的一场更大浩劫,一方面历史已鄱到了二十世纪,人类进步到了一定现代科学时代,另方面也是中国人的幸运,中国出了个孙中山。也许孙中山是主要因素,只要不流血地推翻清朝政权,孙中山让出了总统位置。尽管以后还有北阀等等战争,但那已是合久必分历史阴影所致归纳范围。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有过一次惊天动地的流血,未来的四十来中还会再有一次、多次?真的不希望再发生。
如果我们不再政治体制改革,那么四十年后,会不会导致更大的流血?完全会更多的流血。沉积越深越多,冲突越大流血越多。
为了不再无谓流血,中国人不再为政治意见不同而冲突流血,的确必须有一个好好说话的环境。多数派要宽容少数派,少数派要心平气和对多数派。若大一个中国,难道容不下多元主张吗?
甚大一个中国,人口十几亿,怎么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只有一种政治主张。十几亿人里,不可能永远只有你对,人家总是错,不可能只有一亿人对,其余十多亿总是错。
在一个大家庭里,成员间有不同见解,是很正常的事情,总不可以因为见解不同而把他赶出去吧,更不可以因此杀了他,否则真的是残忍。中国历史就是这样,在现代文明社会里,还要沿袭这样的做法吗?
中国最后必然会走向民主,国外媒体报道引用中国官员的话也是如此见解。

走向民主,是个社会大工程,需要做许多前期准备,需要做许多工作,包括经济领域与思想意识等多方面的许许多多的大事与小事。分析一下世界各国、区域在这个进程中所发生的事情,就可以知晓这个进程不是很简单的。可以和平的,也可能会发生冲突,流血与战争,甚至可能引起国家的分裂。远一点的有英国、日本等,近一点的是韩国、台湾地区、东欧、前苏联。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也有历史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阴影笼罩。我们心存担忧,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很客观的分析延伸。所以,我们必须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更细致,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的共识中。要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全体人的共识,需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首先要靠舆论媒体宣传,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讨论探索经历。民主的文化氛围形成,民主制度的实行也就水到渠成。
民主制度建立在民主政治文化的基础与依托上。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实行,也会进一步地发展和深化民主政治文化,并且深入到整个社会与公民的社会活动和思想意识里。
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这跟所有好东西一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