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作者:迁善时间:2025-04-28 09:42:36热度:0
导读:我儿子挑食,喜吃米,不喜吃面食,尤其不喜吃面条。这其中的害处我自然是洞悉的。为矫正这一陋习,我颇下了一番功夫,但却收效甚微。这样一来,每次做饭时,尤其是晚上,总得做特别的安排。因此,我为此颇感头痛。有
我儿子挑食,喜吃米,不喜吃面食,尤其不喜吃面条。这其中的害处我自然是洞悉的。为矫正这一陋习,我颇下了一番功夫,但却收效甚微。这样一来,每次做饭时,尤其是晚上,总得做特别的安排。因此,我为此颇感头痛。
有一天下午,我下班路上看到一家包子店被人围的水泄不通。凑过去一问才知道,大家是在争相购买这家包子店的主打产品——豆沙馅的小包子。想必味道不错,于是,我便试着也为儿子买回几个,看他作何反应。不想儿子竟也吃的津津有味。这让我如释重负,此后每天下班时,为买上几个豆沙包,我都要专从那家包子店路过。
这种豆沙馅的包子很便宜,三毛钱一个。以儿子的饭量,三个包子加上一包纯牛奶就顶上一顿晚饭。三个包子九毛钱,给老板一块钱,他还要找回一毛钱的零来。我这人穷阔气、穷大方,不喜欢带零钱,即使是在超市购物,凡是不足五毛的零钱,我也都统统“捐助”了。因此,每每老板找回这一毛钱的零钱时,我从来也没有接受过。这样久了,老板便觉得我是个好人,也是个富人。每每极温顺地朝我一笑,状如小狗乞食之态,那笑容也许只有我能读懂:欣赏里裹满了感激——也难怪,商人嘛,毕竟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的的。
可是几个月之后,儿子的胃口和口味都发生了变化。首先是三个豆沙包吃完还有饥饿感,接着又是不再喜欢豆沙馅了,想换换口味。三个豆沙包吃不饱好办,那就买四个、五个……口味不对也好办,那就换吃别的馅的。于是,就变成了如下情况:豆沙包换成肉包,三个变成四个。
这种肉包是四毛钱一个,四个肉包一共是一块六。那天下午,当我第一次朝柜台里递上一块五毛钱“要四个肉包”时,正满脸堆笑的老板一下子把脸拉得老长,神情严肃地说道:
“这怎么行呢?!我们这可是小本买卖啊……”
看着他的表情,听着他的声音,我总觉得既像是谴责,又像是控诉,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人似的。我的脸“嗵”地一下红到了耳根。正想向他分辩点什么,而他却根本不给我这样的机会,拂袖径自回里屋去了。幸好当时没别人在场,否则,我真不知道自己的脸该往哪儿搁。
我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走了。一路上,我的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怎么竟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莫非是我过往对主动他的“好”他已用感激作为回报,从此便是两不相欠?而今,是我在赤裸裸被动地有求于他吗?我实在找不出别的理由来说服我自己。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曹孟德曾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话。曹孟德因此被冠以“真小人”,饱受世人诟病。其实,真就每个人而言,这句话又何尝有错呢?还以包子店的老板为例吧。当我去买豆沙包的时候,多出的那一毛钱是我的,是给他还是我自己拿走,主动权在我手里,因而,当我决定给他时,他对我是满怀感激的;而在我买肉包子祈求少给他一毛钱的时候,他可以选择满足我的祈求,也可以选择拒绝我的祈求,主动权在他的手里,因此,当他拒绝我的祈求时,他便可以那样地理直气壮,而且义正词严。
这件事使我懂得,任何时候都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做小事是如此,做大事更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