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这个冬天,史无前例的暖,几乎见不到雪花的踪影,飘了些雪粒,灰糊糊的让人看着难受。而南方,却雪灾,谁拿老天爷有办法?闹心的事情一桩一件的,见不到振奋的新闻,宏观上看:桥垮了,矿塌了,那个男人就是不肯对媳
这个冬天,史无前例的暖,几乎见不到雪花的踪影,飘了些雪粒,灰糊糊的让人看着难受。

而南方,却雪灾,谁拿老天爷有办法?

闹心的事情一桩一件的,见不到振奋的新闻,宏观上看:桥垮了,矿塌了,那个男人就是不肯对媳妇担当,两条命没了;那个教授跳楼了,枉有这样的学识,多可惜;那个女大学生把情夫碎尸了,还拍了DV版;那个院长被抓了,兜里还揣着刚用的安全品;人出轨,火车也出轨……

微观上看:身边一个女友富有的老公整个情人,女朋友很受打击,喝药住院治疗,竭尽安慰能事;男朋友的老板专制,见不到民主的曙光,压抑;一个同事的孩子厌学,一进学校门口就呕吐,身边的刑事案攀升……这些负面消息弄的我本来有点轻微忧郁的症状更加明显。

对新闻没感应,连牢骚都懒得发,不说话不等于不关心、不关注,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小女子能做的无非也只是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妥当,写好每篇文字,服务好单位,尽好“煮妇”职责,伺候好老爷少爷;等待属于自己的美丽转机……

今日,孩子期末考试,考试完了就是完了,从没像其他家长一样切切地拉着孩子的手问来问去:“考得怎样呢???”,考过去就代表过去了,还和孩子罗嗦什么也没用,徒劳增加孩子负担,中国的孩子也不容易。

不料儿子兴奋地说:“妈妈,今天我们的监场老师是森森的妈妈,我们不会的她都给辅导了。”这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好新闻”像冷水一样兜头而下凉到脚!

一时气结。

忽然想起几桩事情:儿子从班干部的位子上已经三起三落了。在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下马,曾经担心儿子的心理承受力,没想到他说:“很好,轻松呢,就是少敛几次作业而已。”

升入三年级,因为成绩不错又当选,但是又因为淘气被老师罢免,这次我没有安慰他。

四年级儿子又被大家选中,早已习惯了不再过问。反复几次的风波倒是锻炼了儿子的斗志,曾经问他长大做啥么?真希望他回答是科学家,可惜他说:竞选总统。苦于我们的现实,也不好打击他,只好笑笑。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这个班有5个班长和5个学习委员,周一到周五轮流坐庄,我们小时候都是一个班长一个学习委员,在奇怪这个问题的时候开始默默跟踪调查此事,潜规则是这样的:这些名额里一部分是成绩优秀孩子们认可老师也认可的,另一部分是老师的“关系户”,不想埋没好孩子也要照顾关系,所以想出这样两全其美策略,真佩服老师的平衡手段。终归可以容忍。

学校老师和一些私人书店联手兜售课外辅导,老师提成,理解老师清苦,可以容忍;老师临考试前对孩子们发脾气:“考不到90分把你们试卷扔垃圾桶里”,理解,老师压力大可以容忍;老师把富有的关系户孩子当成贫穷儿童发补助,毕竟这里不是贫困山区,再穷的孩子也上的起学,容忍……

今天的事情忍无可忍!想学校本是清净的地方,学校如果不能保持清净了,还有没有希望呢?

我很感谢这个熟悉阿姨的“热心肠”,倒是不想抱怨指责那个阿姨的个人行为,不因她“惠顾”了儿子,而是她个体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的社会问题,让我警觉起来,最为担忧的是什么让她心安理得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忘记了是非对错呢?是什么?

在这样腐败延伸无孔不入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出路在哪里?心痛!

严肃地试着问儿子对此事的看法,儿子很淡:“一般般,我们院子里的3个孩子她都辅导啦,不光我自己。”儿子还是不服气,错事不会因为做的人多了就变成好事。

真的假永远胜过假的真,“虚假的东西从来没有真实的有价值。”告诉儿子,他没有吃中午饭,说不饿。

但愿这种现象只在这个小镇发生,没有普遍性,但愿只发生在一个老师身上,但愿只发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