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湖北民族学院食堂:暂不涨价,伙食涨价大势所趋湖北民院一大一学子日前跟笔者提及,学校开学夷始上调的饭菜价格于日前恢复调整前价格。据此笔者了解到,由于近来全国部分高校食堂在新学期到来时,饭菜价格均做了相应
湖北民族学院食堂:暂不涨价,伙食涨价大势所趋
湖北民院一大一学子日前跟笔者提及,学校开学夷始上调的饭菜价格于日前恢复调整前价格。据此笔者了解到,由于近来全国部分高校食堂在新学期到来时,饭菜价格均做了相应涨价调整,同样,民院食堂前段时间也对其食堂饭菜进行过一次统一价格上涨调整。然而,在价格试行一个礼拜后,学校饮食中心又将其价格回调,对此,学校饮食中心一负责人解释说,价格调整是为了生存需要,不是涨价,而价格回调则是学校考虑到区域学员目前经济承受能力和学校低价伙食传统而做的决定,同时他表示,上次的调价也存在一些程序的缺乏。
据了解,民院饭菜价曾在去年学期末随物价上涨作过一次上浮调整(素菜上涨0.5元,荤菜涨1.0元,小吃成比上调),就在本学期开学后,由于市场物价持续飙升,学校饮食中心便决定将饭菜价格进行上调(与上学期同比),然而,此举引起了学校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以缺少程序而被迫恢复原价(07年秋季学期末价)。此前,学校后勤集团将原来食堂承包经营方式调整为学校全权直接经营,便于对价格进行统一调控。
民院饮食中心梁主任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以目前市场物价飙升速度和学校稳定的食堂饭菜价格发展下去,学校伙食业将长期处于不断增大的亏损状态,饮食中心曾多次采取措施希望尽可能地调整亏损局面,不过以目前的情况看恐怕于事无补。他告诉笔者,饮食中心考察团曾在全国多所高校考察时进行过走访调查,结论是当前民院食堂所经营的饭菜价格(套餐类)基本上是全国最低价,由于学校历来的售饭价格均处于此地位,伙食的上涨很容易引起学生生活上的经济恐慌,给学生学习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学校不允许调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故而,学校一直未能有效扭转当前盈亏不平衡状态,不过,在市场物价价格持续飙升情况下,饭菜涨价已是大势所趋,保质低价饭菜已难生存,学校将在合适时期对当前价格进行适当调整。
大学生:涨价可以理解,就怕吃不饱饭
“饭菜上涨是意料中的,不涨才让人担心,就怕因物价上涨导致了饭菜质量的下降,目前学校已经有些窗口在压缩打给同学们的饭菜分量了!”民院文传学院大三学子小张这样说道,他说去年卖2.5元的一荤一素涨到3元后服务质量就好了好多,但现在又有些反常了,即使目前饭菜没涨价,但有好多的饭菜都是“隐性”涨价,虽然维持价格不变,但分量减少。“打一份回锅肉,你会发现肉相对少了很多。”小张说她在有一次打的肉里根本就没发现一块肉。现在,小姚每月花在伙食上的费用至少要350左右,每月生活费用大概增长50块。小张也不好意思问家里多要钱,不够的话则从其他的费用里节省,她正在联系外面的兼职,希望通过兼职补贴生活费用亏空。
对于学校饭菜涨了被压现象,学校学生普遍表示担忧,财经政法一市场营销专业大四男生告诉笔者,从市场经济学等方面看,这强制压价确实很令人担忧,价格上不来,服务肯定不会相应同步。而很多学生则建议学校能在向学生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对食堂饭菜价格给予适当涨价,但不能按照市场价格同比长,毕竟学生阶层的消费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此外,一些学生认为,学校应对市场物价涨停变化给予调查公示,让同学们心里有一个底,对比之下怨气就自然少了,同时通过学生中介多了解学生对饭菜价格定位的建议,在建议上“取之与民,用之与民”。目前,民院有学生组建的伙食管理委员会,成员都是大学生,由各个院系推荐并公开招聘,梁主任告诉笔者,伙食管理委员会是学生意见反映的主要渠道,也是饮食中心了解学生意见的主要通道。
市场:肉菜主食类成本成倍增长
物价上涨必然波及高校,据物价报告显示,在蔬菜、鲜肉、冻肉、主食四大类,总的平均上涨率超过百分之五十。猪肉的上涨比率也很惊人,从07年1月进价7.0元,到今年1月要12.5元,上涨约70.0%。蔬菜的涨幅更是十分惊人,某些蔬菜已净涨三倍。有关专家认为,由于07年夏粮、秋粮丰收有望抑止继续上涨的饲粮价格,从而解决了肉、禽、蛋类食品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如猪肉产品价格,预计在近期价格会得以稳定下来,不会再大幅上涨,其间可能还有小幅回落,但要回落到去年的水平是不可能的。
据调查,肉、禽、蛋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饲料继续涨价;二是受去年上半年禽流感影响;三是受去年8月湿热天气影响肉上市量明显减少,使肉价持续攀升。鸡伏天产蛋率底,致使鸡蛋价格明显回升。去年8月份由于气候原因影响本地鲜菜的生长,加上全国普降大雨,导致部分蔬菜收获和运输困难,上市量减少,菜价持续上升。在调查的26种蔬菜中有13种蔬菜涨幅达10%以上。然而,就目前看来,不论是肉食还是蔬菜,价格将不会有太大幅度变化。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要求——做好学生食堂工作稳定饭菜价格质量
此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在京召开高校食堂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伙食补贴办法,认真做好高校学生食堂工作,切实稳定饭菜价格和质量。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市场价格波动现象、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理解高校学生食堂经营面临的物价上涨压力”。财政部已于2007年7月和12月两次下发了临时补贴资金,今年1月和2月又与教育部联合下发文件,对高校学生食堂工作做出要求和部署。近期财政部和教育部决定以2007年在校本专科和研究生数为基数,按照每生每月20元的标准,3至6月四个月的时段,给予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学生食堂一次性临时补贴18928万元,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和高校也要参照中央标准对高校学生食堂进行资金补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各高校也要从事业收入中安排相应的资金专项用于补贴本校的学生食堂;同时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包括学生食堂“零租赁”、减免水电气费用、学校承担部分事业编制职工工资等措施,严禁高校从学生食堂获利,保证国家对学生的优惠政策和补贴切实落到学生身上。
笔者认为:很容易想到,涨价本来就是一个很正常化的市场现象,高校伙食本身就具备了市场的一般属性,在市场化不断加深的今天对高校进行一味的价格抑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