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苏北田禾
作者:骤行时间:2025-04-30 09:09:45热度:0
导读:第一次接触田禾教授是07年8月,在河北保定四季风二十周年大庆活动中,美女作家、记者李娟拉过一帅哥介绍道:这位是诗人、华北电力大学田禾教授,这位是来自重庆的张娟女士。一听说人家是大教授、大诗人潜意识里就
第一次接触田禾教授是07年8月,在河北保定四季风二十周年大庆活动中,美女作家、记者李娟拉过一帅哥介绍道:这位是诗人、华北电力大学田禾教授,这位是来自重庆的张娟女士。一听说人家是大教授、大诗人潜意识里就拉开了距离,天上地下之别,咱们之间有可望而不可及的鸿沟,如果说田禾是悬在天际的月亮、星星普照着众生的话,咱这等小市民充其量就是躲在杂草丛中的萤火虫,哄哄乡下小孩子们玩儿呢,于是礼节性的跟他合影后就溜掉了,后来一直不曾收到这张合影,苏北田禾这个名字就在我记忆中淡出。
去年底收到经李娟妹妹转寄来的诗集《四月的原野》,打开书的扉页印入眼帘的是:张娟老师雅正,落款:田禾,2009年11月22日。当时我真的特别感动,身为大教授、名诗人的苏北田禾,不但记住只谋过一面的我还给签名赠书。我迫不及待的展开诗集,第一首诗就吸引了我《四月的原野》“我看见/春风/把四月的原野/涂抹的越来越厚/已经厚过了海洋我看见/油菜花开/一天比一天黄/蜜蜂飞进花丛/沾了满嘴芬芳我看见/波光粼粼的水田/姑娘们插秧/动作宛如舞蹈/一般漂亮我看见/落日像一顶草帽/缓缓地/移动金黄/最大的一块金子/是那头牧归的老牛‘大黄’”不懂欣赏诗歌的我,深深的喜欢上这田园牧歌般的抒情风格。
《四月的原野》吸引着我一首接一首读下去,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首《电话录音》“娘/我想家了/我想你了我的儿娘/我是不争气的孩子/九个月了/为了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我跑遍城市的大街小巷都一无所获……”他在序中写道:“这是保定市某大学一位大学毕业生服剧毒农药后,和顺平县乡村母亲通电话的真实录音,听罢,我心情沉痛,欲哭无泪,整理如下。”整首诗用直录式的语言,记录了当今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走投无路的悲哀与凄凉,平实的语言像一柄利剑直剌读者心脏。读他的《小学同学》“我知道/她没了爹/没了娘/却不知道/她连七块钱的/学费都交不起……”眼前浮现出我们这代人昔日求学的影子,这种新闻真播般的现实手法,大白话似的诗歌语言,让残酷的现实一幕幕呈现在眼前。那个让我拒绝接近的田禾教授,从高空的文学宝殿上走下来,真实而平凡的在书中与大众靠近。
这次举办四季风三峡文学笔会,我在收集参会人员名名单时,发现有高天民、田禾等人时。随手百度一输:“苏北田禾,江苏省邳州人,原名田禾,笔名田传道、苏北田禾,现为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保定作家协会副主席。90年代起,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诗选刊》《诗歌月刊》《绿风》《大众阅读报》等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千余篇(首)。小说《金项链》获1993年全国诗文新作大奖赛优秀作品奖,小说《团圆》还获得同年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芳草杯”优秀作品奖。诗歌《祁连山的雪》等四首,获得2007年《诗刊》《绿风》“西部的太阳——中国诗人西部之旅”征文赛三等奖。勤于民族音乐艺术的学习与研究,先后创作发表90多首歌曲、器乐曲,并多次获奖。近几年陆续出版了《田传道诗集》、《田传道新诗选》、《四月的原野》等诗集。”看到这一排排头衔与著作,苏北田禾的多才多艺再一次让我震憾。
纵观苏北田禾在文学、音乐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卓越成绩,人们不禁要问他是不是会疏于本职工作呢?请看他致一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子之系列,我摘录其中几句“无论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明枪/暗箭/无论在你的生活中有多少/不如意和苦难/你都有一万个理由/轻松愉快的活着/因为/人生就像一只漂泊的小船/只有减轻负载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字字带情,句句重意,敦敦教诲,拳拳心声,对学生的关爱似良师如慈父,咱们能说他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吗?身为热电力学教授的田禾要授课、带研究生,作为学院工会主席的田禾得打理一摊子行政上的事务,尽管是在暑假期间不是出差就是开会成天忙得团团转,三峡笔会过去一月有余,得知他当时落掉的牙齿至今没有时间去修复,这就是苏北田禾,要换成任何一个人早就累跨了,那还有心情和时间吟诗作文!
作为奉节人,笔会中为尽地主之宜,我得关照到每一位参会的兄弟姐妹,于是跟田教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接触中才发现他一点没有大教授、名诗人的架子。对大家平易近人、谦和、低调且淡定,只要兄弟姐妹们一起哄让他唱就唱,喊他读就读,说喝酒一仰脖子就干,要求他摆出各种姿势跟大家合影他就乖乖的照办。他告诉我自己出生在苏北运河边的农家小院,有着农民那与生俱来的纯朴与善良,双胞胎的哥俩天生就有音乐与文学的天赋,在那依山临河的小山村,贯穿南北的运河让这对农家少年展开了腾飞翅膀,没有实现军人梦想的他,一跃成为北国古都的教授和诗人。今天站在我面前的苏北田禾,外表清秀与挺拔颇具南国才子的特色,内心大气豪迈装着燕赵男儿的赤诚,笑起来又有孩童般的天真与从容。
四季风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三峡笔会期间,来自北国平原的文友们,沉醉于奉节的山山水水,惊叹于自然的鬼斧神工,雨雾蒙胧中我们来到天坑地缝,大家都想一睹天坑奇观,我也只有陪同朋友们下到坑底,看似强悍的我实则身体素质极差,大部队都已上去,坑内就剩下黑马和我体力太差,由天民兄、田禾兄、素娟妹妹及白杨桥妹妹陪着,眼看天都快暗下来了,最后自己身体不适的田禾兄只好硬将我拽出天坑。从天坑底爬上来累得筋疲力尽,队伍下塌在奉节的边陲小镇兴隆渝景游宾馆,不知是天坑地缝的景色诱人,还是三角坝的蜂蜜酒醉人,酒逢知已千杯少,不经意间天民兄、田禾兄与滴酒不沾的我一起喝掉三瓶蜂蜜酒,飘飘然中就喝出了男儿的豪情与文人的浪漫,河北、江苏、重庆相隔万里之遥的三双手因性情相近而叠在一起,一不小心假小子的我做了苏北田禾的真弟弟。
作为长女的我打小承担着家中顶梁柱角色,没少受邻里之间的欺负和挤兑,那时真希望有个哥哥痛我、爱我、宠我、别人欺负我时可以帮忙打架,企求有个姐姐知我、懂我、娇我、心情不好时同我说说知心话,一直羡慕那些有哥哥姐姐的同龄人。这次笔会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砸到头上,一下子拾到两个玉树临风、文彩飞杨的大哥哥,接下来的行程中让我尽享有人呵护、娇宠的荣幸:累了有人给我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