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扬扬伤心雨,纷纷繁繁世间情(言情大赛书评)
作者:议请时间:2025-04-28 10:57:55热度:0
导读:每一部小说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每一部作品都蕴涵着一定的思维与思索,你的文字要表达的是什么,想要告诉人们什么,又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启示呢?也许这就是现实题材的小说应该回答的首要问题。飞雨纷纷的《路过
每一部小说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每一部作品都蕴涵着一定的思维与思索,你的文字要表达的是什么,想要告诉人们什么,又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也许这就是现实题材的小说应该回答的首要问题。
飞雨纷纷的《路过爱情》就是一部在生活中取材,反映当代社会人们之间的友情、亲情和爱情的长篇都市情感小说。
“给自己的小说取名《路过爱情》,是想说一下现实生活中那一类在男女情感方面或苍白或感伤或迷惑或放纵的人们,他们是怎样对待爱情和婚姻的,又怎样处理爱情和友情的。”
这是作者在接受红袖采访时说过的话,也道出了作者创作《路过爱情》这篇小说的真正意图。
小说围绕林风和白雪、高原以及秀云、红梅之间的纷繁复杂的友情和爱情展开,并不惜笔墨向人们描述了林风与何洁、高原与欣美、白雪与王宾三个家庭的不同遭遇,揭示了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几种典型的家庭观。
既然是言情小说,当然离不开“情”这个主题,大多言情小说一般都以爱情为主题,而《路过爱情》却把这个“情”进一步延伸,她所表述的不仅仅局限于爱情,同时还在向人们述说亲情和友情,而在我们周围,爱情、亲情和友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男女之间的友情可以升华为爱情,婚姻中的爱情又会转化为亲情,人们之间的友情当然也可能成为亲情。这样一来,以爱情、亲情和友情互相交织为内容的《路过爱情》就比单纯描述爱情的言情小说增加了难度,搞不好就会黑豆搅麻豆,乱成一锅粥了。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格局下,作者又是如何处理小说的结构呢?看过《路过爱情》的读者不难发现,这篇小说是用平实而淳朴的语言把各种情感放在了一个浓缩了的生活圈去写的。小说以林风和白雪的情感纠缠为主线,以兴盛和顺达的业务交往为背景,把代表友情的人物高原和性格不同爱情观迥异的秀云和红梅,以及何洁、欣美、马杰等一系列人物一一“请”上了舞台,上演了一出无奈的闹剧和悲剧。
当然,《路过爱情》还是要重点突出爱情的,那么这部作品要告诉人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呢?我们不妨先看看作者的爱情观。
“爱情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作者的个人观点是爱情是纯感情的,是实实在在的……
但是现实中已经很少有作者所期望的那种爱情了,爱情的情感里面搀杂了很多世俗的东西,让人无奈!”
出于这种对爱情的理解,作者在小说序言中这样告诉人们:
“爱情本来就是来来去去走走停停,谁又没有路过呢?爱情是美好的,却无法远离人间的喧嚣,无法逃避世俗的尘埃。渴望爱的真挚,就无法回避她的脆弱;向往爱的幸福,就不要拒绝伤痛。
爱情好像没有永远,或许走不过一生一世;爱情总是残缺的完美,即使只是路过,也会刻骨铭心!”
这或许就是这部小说之所以叫《路过爱情》的原因吧!
《路过爱情》从标题就能看出,这部小说表现的是一出情感无奈的闹剧和悲剧。
情感的苍白和脆弱承受不起爱情,人性的放荡和贪欲不会拥有爱情,那么,还有爱情吗?回答是肯定的!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形式,更无须讨价还价的,虽然她可能预示着悲壮的凄美。这就是小说中林风、秀云、白雪和红梅几个主人公的爱情,通过他们感情的纠葛来反映社会现实的无奈!
小说通过塑造高原这个人物来陪衬主题,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不那么明显,他和林风的婚姻相似,但做出的选择不同。他不知道自己和妻子到底有没有爱情,他的情感被亲情、家庭所累,糊糊涂涂地过日子。高原是没有资格谈爱情的。那么他对和林风之间的友情又是什么样子呢?小恩小惠能让他感激涕零,而一时的利益又能让他放弃原则,这个原则不仅可以理解为交友的原则,也可以说是做人的原则。他能因为白雪的情感贿赂和利益引诱而对付林风,是因为欲望战胜了良知!象高原这种人在社会上是很普遍的。
最后,还是用作者的原话来说这部小说的特色:
小说《路过爱情》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取材于林林总总的现实生活,反映不同性格不同爱情观的人对爱情、婚姻、家庭和友情的态度以及其中的情感纠葛,应该是比较生活化的小说吧。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篇小说就是真人真事,它是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现象的组合和浓缩。
从写作手法上来说,《路过爱情》没有太多的想象和夸张成分,主要靠平铺直叙和心理描写来表现故事的环境和人物的性格,通过事件的发展反映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概括地说就是用平淡的文字描述平凡的生活,平静的笔法反映复杂的情感。
后记:
其实,飞雨的这篇书评并不难写,因为作者访谈中已经透露了很多作者对这部书的介绍,从《路过爱情》这部小说的笔触和内容来看,飞雨应该是个性情中人,不信,就给朋友们提供一点证据哦;
飞雨纷纷个人档案:
飞雨,男,汉语言文学毕业后攻读法学本科,从事多年新闻工作,现为北京文图联发展中心特约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生于70后80前,却无70一代之沉稳,少80一代之浪漫,当属“另类”。
喜交天下挚友,好为世间凡文。工新闻写作,握笔10余载小有建树,投身文字堆乐此不疲。
性情欠乖僻且率意而为,屡碰壁犹刁习难改;自作聪明似看破红尘,常寂寞却心静如水。
生活笑我痴,我笑人生狂。一屡清风解千愁,万般心事不言中;众人皆醒我独醉,挥毫题下无名诗;男儿伤心也有泪,化作细雨纷纷飞。